馬克龍訪華|歐洲戰略自主,不做美國附庸——看拜登心理陰影面積

撰文:黃雲娜
出版:更新:

「法國和中國模式的差異,導致我們可能存在分歧......但並不是說我們有分歧,就不能以非常坦蕩的方式去共同探討、交換意見;我們完全可以在尊重彼此的基礎上這樣做,而非給彼此上課。」上周四(4月6日),法國總統馬克龍第三度訪華期間,與國家主席習近平共同會見中外記者時,有感而發。至馬克龍結束三天訪華行程,在回程專機上接受隨行記者訪問時,又感嘆歐洲國家長期沒有建立防止成為美國附庸的「戰略自主性」,而當務之急「必須醒來」,避免陷入配合其他國家的陣營對抗,例如在台海局勢中,不應捲入「不屬於我們」的危機、不要「跟隨着美國的節奏和中國的過度反應行事」,才能成為兩個「超級大國」之外的「第三極」力量。

2023年4月6日,法國總統馬克龍第三度訪華,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Reuters)

馬克龍向來主張歐洲自主

毫不意外地,馬克龍這趟超高待遇的訪華之旅,以及這番試圖捅破某層薄紗、顯得頗為「政治不正確」的大白話,普遍都被解讀為他不再緊跟美國總統拜登企圖孤立中國的政策,一些主張「美國至上」的輿論更是顯得相當憤怒和慌張。波蘭國內安全局發言人Stanislaw Zaryn認為讓歐洲與美國相鬥是「死路一條」;歐洲議會對中關係代表團團長Reinhard Butikofer甚至炮轟馬克龍的言論是「災難」、已經再沒資格擔任歐洲領袖。

美國政壇更加沸騰。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成員、共和黨Todd Young表示,「中國是對西方社會、我們的經濟和我們的生活方式的最重大挑戰...法國必須對這一威脅保持清醒的認識。」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共和黨Mike Gallagher更形容,馬克龍之言「令人不恥」。保守派《華爾街日報》發表社評,質疑馬克龍損害美國對中國的威懾。

但事實上,馬克龍主張「歐洲戰略自主」的信念,從來沒有改變。

馬克龍早在2017年以39歲之齡當選成為史上最年輕的法國總統後,同年9月在巴黎索邦大學發表演講時,已經提議應該建立一個更加團結、更加主權、更加民主的歐洲。即使是在特朗普掌權而掀起的中美貿易戰高潮,馬克龍堅持打出尋求戰略自主、減少依賴美國的「戴高樂主義牌」,也積極推進《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的簽訂。經過新冠疫情、俄烏戰爭的衝擊,至去年連任法國總統,馬克龍發表外交政策時,更是認定歐洲戰略自主「己經贏得意識形態戰爭」,「五年之前,戰略自主尚是狂想,今天卻得人人談論」。

美國共和黨前總統特朗普,是民主政治的笑話。(Reuters)

習近平堅持獨立外交政策

由是,馬克龍對於中國的態度,明顯比以往更多了一分尊重、理解和信任。

這從馬克龍在記者會上對於「彼此尊重,和而不同」的有感而發,足以顯見;再從中法聯合聲明當中,強調雙方將就「加強政治對話,促進政治互信」、「共同推動世界安全與穩定」和「促進經濟交流」等等方面加強合作和溝通的承諾,也可看出。

同時,習近平也在會晤中高度評價中法關係,認為「穩定性是中法關係的突出特徵和寶貴財富,值得雙方精心呵護」;他更南下廣州,陪同馬克龍在專門接待外賓的松園欣賞古琴演奏千古名曲《高山流水》,並介紹琴曲背後是「只有知音才能聽得懂」的故事。

此前,馬克龍已對中國釋出不少善意。他反對「脫鈎斷鏈」,強調歐洲必須抵制那些主張減弱與中國貿易和外交的思維。因此,法國是尚未全面禁用華為5G設備的唯一西方大國;道達爾公司也剛剛在上海油氣交易中心完成歐盟國家首單人民幣液化天然氣交易。

同樣,習近平也持續重申,中國會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也會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終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己的立場和政策,維護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和公平正義;更會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冷戰思維、雙重標準、干涉別國內政等行為。

馬克龍這趟對華國事訪問,普遍被解讀為他不再緊跟美國總統拜登對華政策,一些主張「美國至上」的輿論更是相當憤怒和慌張。(Reuters)

世界看得見中國積極作用

從一方面看,中國對於全球的積極作用,越來越被世界看得見;而從另外一方面看,這對於充滿霸權色彩、主張單邊主義、沉醉零和遊戲的美國而言,難免消極,坐立不安。

大家都看得見,在2023年的春天,中國就是全球外交活動的主場,北京就是解決地緣紛爭的中心。但此前,國際事務大多由美國主導,很多決議都在華盛頓手上,而那種「以大欺小」的「慣例」和「規則」,實則早已釀成極大不滿,目前也在發生根本變化。

大家也看得見,在俄烏衝突上,中國發佈了《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提倡「停火止戰」、「啟動和談」、「解決人道主義危機」、「保護平民和戰俘」等能夠全面照顧俄、烏、歐的說法,展現大國風範。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美國仍在叫囂戰爭。

大家還看得見,有了中國的從中斡旋,沙特和伊朗終於有望實現歷史性和解——那個曾經被美國重塑、充斥災難和仇恨的中東,可能正在翻開全新篇章、建立戰略自主、擺脫外部干預;而那個以「保護」之名掠奪當地資源、捍衛自己利益的美國,正在退場。

中美之間存在結構性分歧,中國強調主權利益、協商合作、多邊發展,但美國主張霸權主義、非友即敵、單邊獨大。(Reuters)

美國是時候摒棄傲慢重新定位

在這樣的背景下,馬克龍選擇堅持歐洲戰略自主、不作美國附庸、提升國防工業等務實路線,也是無可厚非。更何況,包括法國在內的整個歐洲,正在飽受「跟車太貼」的惡果——跟隨美國對華發起極端競爭,限制大量出口商品,不斷擴大貿易逆差;跟隨美國搭乘俄烏戰車,既失去便宜的天然資源,又強化美國對歐洲安保的主導權;面對歷史性通貨膨脹,跟隨美國採取持續加息和貨幣緊縮政策,導致歐美銀行接連爆發危機。

然而,一些對習近平的多邊外交不以為然的人,自然也對馬克龍的選擇嗤之以鼻,並且動輒就以「非黑即白,二元對立」的思維、站在「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高地,全盤否定。於是,「反正就是不信」成了「最行之有效」也「最不負責任」的理由,不需要事實基礎,不思考邏輯關係、不在乎推敲論證,只要鼓吹民粹,就能一呼百應。

就像在上月中旬(3月23日)舉行的那場令人譁然的眾議院TikTok聽證會。當眾議員們口口聲聲控訴TikTok威脅美國國家安全,但判斷根據全部基於主觀想像,根本未能提供證據支撐,而是粗暴野蠻地直接「以中國入罪」;當眾議員們振振有詞質疑TikTok未能保障用戶私隱,卻選擇性地忽視美國當地的數據保護問題更加令人不齒,明顯是「欲加之罪」、「雙重標準」;當眾議員們大言不慚地批評TikTok沒有禁止涉及毒品、色情、自殺等危害兒童和青少年的內容傳播,殊不知有關問題本身就是因為美國法律過於寬鬆,才會導致科技企業和社交媒體束手無策,而他們卻無視己責、委過他人。

凡此種種,醜態盡現。這樣一個美國,還是民主、自由、平等、文明的象徵?這樣一個美國,還值得讓火燒眉毛的歐洲「捨命陪君子」?如果答案皆否,包括拜登在內的歐美政客們,還有什麼理由對馬克龍的選擇和言論感到慌張和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