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通識.來稿】機械式操練 造就只有機械式思維的學生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文:正常(中文老師)

剛好讀到作者Cliff Yeung在「01博評」十二月五日所寫的文章《邏輯錯誤、違反常識的考評局試題評改準則》,作者以通識一科的出題和考評局所提供的評改準則為例,批評通識一科的設計「有害社會」。論通識問題,豈止是限於評改準則!整個科目的氛圍都有問題。它傾向把複雜的議論方法套入單一易明的機械式操練之中,好處是易學易懂,壞處卻是造就機械式思維。

作為一名中文老師,我今年剛好有機會接觸一批中學生並為他們的評論文字提供意見。題目是這樣的:「中國歷史應列為中學必修科,因為它可以加強同學對國家歷史的認識,從而加強同學對中國人身份的認同。」不少學生反對這個看法,他們解釋會運用通識所學的「三反一正」技巧,完成他們的功課。可是什麼是「三反一正」?很多同學告訴我:「三個反對的理由」,可是這「三反一正」怎麼來?他們只覺得是理所當然,卻是那麼含糊地說解釋,我沒有聽懂。我仔細翻閱通識考評局指引,卻未見類似的要求;在網上搜,倒尋找到了幾家補習社的網頁用了這個短語。我再到附近的兩家書店逛逛,仔細閱讀幾本通識參考書,裏面都寫了「三反一正」,大意是說同學在作答評論題目時,可先提出三個「反對的理由」。

三個反對的理由?我莫名奇妙。再仔細看,書中建議的其實是使用駁論,偏偏許多同學應用出來卻沒注意到這細節,結果許多同學寫評論,都沒有駁論的成分,立場與題目各執一詞,有些甚至看見相類近字眼便將事先背誦的框架如數家珍般一一列出,未有留意有關內容是否適合參考書提供的框架,在這樣的情況下,同學只能把自己的意見硬生生套入不適合的框架內,結果寫作相當粗疏,沒什麼人能對問題做到整體的檢視,更枉論提供充份理據或圓滿地解說自己的看法。再以幾份來稿為例,有些中學生以良心劏房為議題,不少學生起初只解讀為應否限制劏房出租,大綱只寫限制與不限制的好處,經過一番討論,他們才意識到良心劏房的性質為過渡性;在查考處理中國內地停收廢紙的議題上,不少學生亦只建議港府興建廢紙回收廠,沒人提及潛在的困難亦不知道需要與不同持份者間達成共識。這樣子作文,怎樣會寫出好文章?

有些人為這種機械式思維辯解,覺得重複不斷使用現成技巧,可使同學終有一天可自如地掌握寫作。然而現存的問題是同學只瘋狂地停留於收集參考書所提供的框架,沒有好好理解框架背後的理念便倉促下筆,議題分析,論點擴展一概欠奉。

Cliff Yeung的結論是我們的社會要學生投放大量精神時間到通識這種科目上,最終只會對社會造成最大損害,我想造成傷害的並非通識一科本身,而是整個社會對學習的文化都只強調框架,偏偏徒具其形,無甚內容。學生要想寫作進步,必須先卸下這種機械思維,否則寫作永遠只能拾人牙慧,停滯不前。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