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球聯盟圍爐取暖 寸步不讓助燃民憤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香港高爾夫大聯盟公佈民調,不但近八成人反對政府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同時認為政府在過去對本地高爾夫運動發展支援不足。聯盟表示拒絕任何局部發展的方案,更建議政府於啟德發展海濱高爾夫練習場。惟其民調只調查有關高爾夫球場持分者的意見,參考價值不大。而且,其要求保留粉嶺球場、及發展市區練習場的論據亦不見得站得住腳。

香港高爾夫大聯盟於前日(27日)發表民調結果,指近八成受訪的高球愛好者、教練及從業員反對全面關閉粉嶺高球場;並指港府對高球運動發展支援不足,倡議於啟德發展近1,800平方米的高球訓練場。面對洶湧的民意要求政府收回粉嶺高球場作建屋之用,大聯盟不但堅持反對釋放這片素來只由少數人享用的土地,反倒要求政府在市區增建練習場,給人「獅子開大口」之感。不過,公眾的眼晴一向也是雪亮的,大聯盟的固執只會招惹更強烈的公眾反感,變相激化有關發展粉嶺高球場的辯論。

兒戲的民調

坦白說,大聯盟所進行的民調並沒有重大的參考價值。由高爾夫球員及教練經成的大聯盟,於今年五月至七月,以實體問卷及網上問卷方式,訪問了約4,500位與高爾夫球運動有關的持份者,包括高爾夫球愛好者、教練及從業員。這種排除公眾在外、單純訪問有關持份者意見的民調,其代表性甚低,實際只是一群支持保留粉嶺高球場的持份者圍爐取暖,以民調手段支持己方固有的意見。有趣的是,這種訪問「自己友」的民調,竟也有近兩成受訪者支持全面關閉粉嶺高球場,惟大聯盟副會長陳永康指,不排除有異見者透過網上問卷投下贊成票。這種輸打贏要的表態,不但反映大聯盟持有的既定前設,更再次證明整個民調的兒戲。

站不住腳的訴求

大聯盟藉民調開宗明義,指粉嶺高爾夫球場發展只能「all or nothing」,不接受局部發展方案;同時稱政府長期對高爾夫運動發展支援不足,希望政府能在啟德體育園的海濱地段提供高爾夫練習場,但又表明該建議場地並不可取替粉嶺高爾夫球場。當考慮到粉嶺高球場長期以來只供社會上一小撮人享用,而大聯盟拒絕任何折衷的發展方案,正好清楚顯示他們不願對支持發展的團體釋出善意。更甚的是,大聯盟沒有檢討粉嶺高球場一直以來不能惠及絕大部分本地高球運動員的事實,反建議政府在不收回粉嶺高球場的前提下另增市區練習場,實為毫無道理

理論上,於市區建設更多高爾夫練習場,能夠為高爾夫運動發展於地理上提供更便利的場地,有助培訓本地高球運動員。但從過往高球練習場的使用效率來看,似乎難以就增建市區訓練場說服公眾。政府資料顯示,康文署轄下的四個高爾夫球練習場,包括規模較大的屯門康樂體育中心及和宜合道運動場的戶外高爾夫球練習場、與及位於順利邨體育館和港島東體育館內的室內訓練場地,於2015年使用率僅達43%,入場人次為258000人。雖然該數字自2011年不斷上升,特別因為其間有不少私營練習場結業,導致更多人需使用公眾練習場地,惟其使用率仍未飽和。雖說規模較完備的練習場分別位於屯門與葵涌,但其地理位置應不成阻礙培訓運動員的原因。

供其所需 促進高爾夫運動發展焉需粉嶺高球場?

當然,上文並非暗示本港完全不需要更多的高爾夫練習場,政府就支持本地不同運動項目的多元發展,絕對責無旁貸。但按照世界先進城市的發展邏輯,最具效率的發展方式為必先檢討土地的使用情況,方能探討其他替代的發展可能。要為高爾夫運動發展提供支援,政府須先提升現有設施的質素,增加現有場地的使用效率,這才是有效的支援。至於保留粉嶺高球場方面,一如本港高爾夫球教練鄭文雅所言,粉嶺高球場存在與否,根本不會對培訓本地高球運動員造成重大影響,尤其粉嶺高球場在過往絕少為本地運動員提供協助,故他們需要的是更多能夠「觸及」的訓練場地,而非個別只供少數人使用的高球場。

政府批租粉嶺高爾夫球場的合約,將於2020年屆滿。(資料圖片)

層出不窮的歪理 公眾務須警惕

昨天(28日),大聯盟發言人劉家樂更表示,收回球場將成為本地高爾夫球運動發展的「滅頂之災」。這種誇張的言論不但扭曲事實,更將少數人獨享的粉嶺高球場粉飾成支持本地高球運動發展的重要場所。可以想見,在強烈的民意要求下,反對發展粉嶺高球場者只會舉出更多似是而非的論述。

同理,據悉政府最近亦向媒體透露,當局認為大規模於粉嶺高球場址上建屋,必然導致現有交通系統不勝負荷。但這種因噎廢食的論述同樣站不住腳,任何大規模的房屋興建項目定會帶來更大的交通負擔,應對之道只看當局如何透過基建規劃作出適度配合。更何況,政府應為沒有及早預視到發展粉嶺高球場的需要負上全責,而非以此為由拒絕收回球場作發展之用。

其實,發展粉嶺高球場的爭論早於數年前在社會出現。加上,早於1990年代,當時的規劃環境地政局已洞悉新界東北的發展潛力,故地政署亦在批出私人遊樂場地契約時,亦已留下空間容許政府徵用有關土地進行公共工程。換言之,所有條件一早已備,惟政府缺乏視野與決心,一早為發展高球場作出準備,才釀成今日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