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祖堯邨原來是「世一」RTV藝員帶你認識「房屋實驗室」

撰文:王玥晨
出版:更新:

祖堯邨位處葵涌半山,出名景觀開揚,而邨內的啟敬樓於1981年落成,樓高38層,是當時全球最高的公共屋邨建築物,是「世一」公屋無誤﹗邨內設備完善,更是全港首個設有游泳池的屋邨。房協作為「房屋實驗室」,一直因應社會需求,以創新思維締造宜居環境,而轄下的傳奇屋邨又何止祖堯邨呢? 現在就跟一班20代的RTV藝員認識房協特色屋邨。

小知識: 房協成立初衷,協助解決戰後住屋問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量難民湧到香港,樓房住屋嚴重不足。一班熱心的社區領袖於1948年成立了香港房屋協會,以相宜價格,提供一般家庭生活所需、符合人道主義的獨立居所,協助解決當時住屋問題。

時至今天,房協一直不忘初衷,並與時並進,因應社會發展為香港市民提供各種可負責的優質居所,同時亦創下了不少「世一」和「首個」紀錄。單單是出租屋邨就已經有好幾個,跟你一起逐個數!

房協於1948年由一班社會賢達創立。圖為60年代的一次執委會會議。

盤點房協出租屋邨各個「第一」

1. 首個出租屋邨 - 上李屋
於1952年興建的上李屋,是全港首個公共出租屋邨。當時破天荒爲每家每戶提供獨立廚房及廁所,成爲日後公營房屋設計的楷模。

2. 首個設有游泳池的公共屋邨 - 祖堯邨
今次RTV藝員到訪的祖堯邨,不但有當年全球最高的公屋啟敬樓,更是全港首個設有泳池的出租屋邨。祖堯邨的各座散佈於不同高度的平台之上,高低錯落有致,並在不同層次中創造出更多開放空間,邨內的規劃媲美不少私人屋苑,因而獲得多個建築設計獎項。

3. 首個郊區公共房屋 - 對面海邨
這個名字獨特的屋邨,位於西貢墟對面,是香港首個發展的「郊區公共房屋」項目。對面海邨的格局與設計跟市區屋邨迥異,四組大廈依山而建,樓高只有五層,不設電梯,別樹一格的尖角屋頂與圓形窗戶是屋邨的標誌。

4. 首個亦是唯一的圓筒形屋邨 - 勵德邨
香港有很多設計有趣的舊式屋邨,但說到只此一家,不得不提勵德邨。邨內其中四座的外型以圓筒形設計,是全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圓筒形設計的公共房屋。圓筒形設計造就了各個富玩味的視角和打卡位,有趣的外觀更令勵德邨多次成為電影廣告的拍攝場地,荷李活電影《攻殼機動隊》就是好例子。

「世一」之後

房協在創下多個「世一」、「首個」紀錄後並繼續與時並進,發展嶄新的項目來解決不同年代的住屋需求。

房協不少出租屋邨在60至70年代興建。面對樓宇老化,房協透過復修和重建,改善舊屋邨的居住環境。以明華大廈為例,於2021年完成第一期重建;而真善美村、觀塘花園大廈、漁光邨等亦將陸續啟動重建規劃。

另外,有見香港人口老化,房協積極推動居家安老和跨代共融。於2022年,房協以沙田乙明邨作為「齊樂同行」跨代共融計劃的首個試點,引入適合長幼同樂的「北歐式健步行」及「芬蘭木棋」等新興運動,並由老友記主理「玩具銀行」,積極在社區內建立跨代互助網絡。

其實除了多個「第一」屋邨,房協在各方面都創新求進,在房屋發展、建築科技和服務等範疇亦有多個「第一」,隨時有一個「第一」在你附近,等你發掘!

重建前和重建後的明華大廈。
沙田乙明邨是房協「齊樂同行」跨代共融計劃的首個試點。當中引入「芬蘭木棋」,讓老友記們活動手腳之餘亦享受共融之樂。

(資料及相片由客戶提供)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