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李嘉誠退休 豈止關李家事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本周二(6月20日),《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稱,長和主席李嘉誠計劃明年退休,雖然長和澄清李嘉誠未有確切的退休時間表,但一個88歲的長者思考退休問題,一點也不意外。李嘉誠縱橫商界多年,社會對他的營商之道有不同意見,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較諸其他固守傳統行業的香港富商,李嘉誠在創科投資方面更有膽色、更有遠見,足為本港商界樹立典範。

外媒引述消息指,李嘉誠擬在明年退休。(資料圖片)

相信香港人對李嘉誠退休並不感意外,尤其是他將屆鮐背之年,早已應該退下來,安享退休生活。事實上,早在今年三月,長和舉行股東大會其間,他已表示公司成熟,就算退休也問題不大。

李嘉誠將屆鮐背之年 退休一點也不意外

雖然如此,李嘉誠的退休問題仍然成為社會熱話,皆因他的營商經歷,本來就充滿可議之處。過去,李嘉誠曾經被視為獅子山精神的代表,素有「李超人」的美譽。然而,隨着港人對社會貧富懸殊日益關注,富甲一方的李嘉誠,遂被一些人被批評為「地產霸權」。

社會上對於李嘉誠的批評,在2013年的碼頭工人運動期間更推至高峰,當時工會組織將矛頭指向碼頭控股公司、和黃董事局主席李嘉誠,指摘他剝削勞工,更駐紮長江中心門外,企圖逼使他回應事件。無疑,對於這事件,李嘉誠是否要負上最大責任,存在不少爭議,惟這亦反映了香港社會的民情轉向,令「李超人」的光環失色。

而對於普羅市民而言,他們也不乏和李嘉誠「交手」的經歷,因為其商業王國除了地產業務外,更包括超市、電力、電訊等等,深入市民每個生活細節,一些人覺得生活在香港,無異「為李嘉誠打工」。然而,但凡巨富,都難免與公眾存在一定的利益糾結,容易惹起爭議,若只依此評斷李嘉誠,未必全面。因為從另一個角度看,李嘉誠的營商哲學,比起香港的不少富商,無疑更具遠識卓見。

李嘉誠曾投資Siri。(手機截圖)

營商手法雖有爭議 高識遠度毋庸置疑

一般而言,香港的富豪大都是地產商,受惠於香港政府以置業為主導的房屋政策,他們憑高買高賣,取得龐大財富,而且地產業務收入非常穩定,故香港的富豪大多數固守地產生意。然而,李嘉誠除投資地產眼光獨到之外,他對其他生意的涉獵亦甚廣,尤其以投資科技見稱,而他本身對資訊科技產品亦興趣甚濃。

箇中顯例,就是李嘉誠在人工智能系統AlphaGo擊敗世界第一圍棋大師柯潔以後,他隨即邀請DeepMind創辦人來港講課,聽到神往之處,他更激動站立。事實上,李嘉誠創立並持有的維港投資,就是AlphaGo的早期投資者之一,他投資的創科產業還包括Facebook、Airbnb、Siri、Skype、Spotify等等。

也許有人會說,李嘉誠投資創科,不過是為了賺錢。然而,李嘉誠對學習新科技孜孜不倦,在「hi-tech揩嘢」思維根深蒂固的香港,仍願意拿出真金白銀投資創新科技,在營商謀利之餘,亦在人類科技進步上作出貢獻。在2003年科網股爆破後,香港不少富商已對創科投資敬而遠之,李嘉誠仍在此範疇堅持不懈。時至今日,李嘉誠所投資的不少創科產業如日方中,即可見他相對其他香港富豪,更具膽色與遠見。

李嘉誠一年前接受《彭博》(Bloomberg)訪問,女記者發現李嘉誠戴着的是日本品牌Citizen手錶,非常驚訝。(彭博片段截圖)

學習科技孜孜不倦 投資科技有膽有識

過去,李嘉誠曾是教科書式的人物,他為人所稱道的,主要是他白手興家、節衣縮食,生活毫不奢靡。然而,除了他的個人性格外,李嘉誠馳騁商場的經驗、尤其是他對創新科技的視野,更是以身作則地教導香港政府以至商界,不能再耽於安逸。

須知,對於創科發展,政府與商界的角色至關重要,若沒有商界的投入,難以形成有利創新科技成長的商業生態圈;而欠缺政府的政策支持,創新科技產業的發展亦難以茁壯。看到現年88歲的李嘉誠,仍熱衷於學習、投資創新科技,一眾只懂得「食老本」、固守金融地產業的政府官員以至商界人士,慚不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