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蔣雅文:移居台灣十年 找到自己的生活節奏與滿足感

撰文:陳褘
出版:更新:

早前《一物》有位作者寫了一篇《有種福氣叫優雅地老去》,寄語在grow older的同時也要grow wiser,年歲增長本就是不可抗衡的自然定律,唯有活得更睿智、自信才能經得起時間考驗。在蔣雅文身上,正能看出她隨時間沉澱而愈發淡定自如。

蔣雅文月初回港出席活動。(黃寶瑩攝)

昔日為藝人的蔣雅文在十年前放下一切移居台灣,由備受呵護的小女生變為台灣媳婦,3,650多個日與夜裡把她雕琢得更為成熟。其實單從她的外表看不出來實際年齡,但言談間處處感受到她對生活、工作的見解也是歷練過後的言之有物,每天踏實地工作、享受現時的生活節奏就是她的最大課題。

回港擔任咖啡店顧問  看港台手作風氣

這次在香港遇見蔣雅文,是她為「TISSOT Swissmatic Pop-up Cafe by BREAD, ESPRESSO &」擔任顧問,為裝潢、食物、手作工作坊提供意見,更夥拍本地插畫師Kazy Chan為咖啡店創作了壁畫。相對台灣而言,香港總給人急趕、侷促的感覺,限制了創作空間。翻看蔣雅文的社交帳號,她在台灣也不時參加、舉辦市集或展覽,問起她覺得港台手作風氣是否有差別,她卻覺得無異,而且香港市集風氣更盛行——「香港雖然地方狹小,但港人擅長break the rules,例如會在商業大廈中舉辦市集,在其他地方不會看見。」我們可以因自由而創作,也可以為打破規條而創造,香港也有其獨特的創作養份呢。

蔣雅文認為Kazy Chan的插畫很可愛,而且給人歡樂的感覺。(黃寶瑩攝)
我鍾意「攰」的感覺,有啲攰係有踏實感,但有啲係攰得來感覺空虛的。
蔣雅文
蔣雅文回港的造型都是由自己配搭,又在網上分享說脫下圍裙的生活亦是好玩的。(黃寶瑩攝)

攰要攰得踏實

許多港人羨慕蔣雅文十年前出走台灣的膽色,現時不但擁有自己的食品店、衣飾品牌,還在當地成家立室,但其背後的掙扎與付出卻未必能看到或接受。鏡頭前的她總被奉為「女神」,水靈大眼、白晢皮膚配上文藝打扮確是當藝人的好料子,但蔣雅文笑言自己在開工時的裝扮跟目前的她完全不一樣,躲在廚房裡連打扮時間也沒有,「好多人以為做老板好舒服,但都要落手落腳工作。」總有人每天都在呻工作很累,但蔣雅文把工作的「累」分為「有空虛感的累」與「踏實的累」,她現時就享受着工作所帶來的充實感,「OT我也無所謂,因為我是為了自己滿足感而工作多於為了金錢,一切視乎你心中的秤哪樣更重要。」這話絕不是心靈雞湯,畢竟她赴台灣生活後也經歷過失敗、生病等磨練,才知道要為人生的秤加上哪些重量。不過,她提醒始終是保持身體健康最為重要,才算得上對自己也對家人負責。

她經常在社交網站中貼出工作照,但處處流露着愉快滿足的感覺。(IG @yawen_j)

今年是蔣雅文移居台灣的第十年,她如此總結這段時光:「我覺得自己用了十年時間經歷了二十幾年的人生,一切的打拼、碰壁都在這段時間出現,反而讓我學到求生本能,思考『當無晒身邊人時,自己仲可以做啲咩?』」這條問題也是對我、對你、對他/她的一個提問。

你是個佛系的人嗎?

由於最近「佛系」形容太為流行,又看到蔣雅文的台灣食品名為「心地日常」,實在忍不住問她「你覺得自己是個佛系的人嗎?」誰料她的答案更讓我意外——「我老公是信佛的!」其實她並未做到那麼淡然,本身亦是個性急的人,只是在丈夫的影響下慢慢放緩了自己的脾性。比起佛系與否,她反而搬出了星座論說:「我是喜歡計劃一切的處女座,老公是隨意的摩羯座,兩人互相影響後便平衡了。」

她說丈夫會唸佛經及打座,雖然沒有迫她接觸,但耳濡目染下仍改變了自己處事心態,放下執着。(IG @yawen_j)

在另一角度看,佛理是提供了另一種觀看事物的心態,並非所有事都消極地不管不做,而是努力過後去接受結果,不為求不得的事情而煩惱。在看待年齡增長這回事上,蔣雅文就做到了,談起時間流逝她也沒有畏懼,因為問她看到「一物」會想起什麼時,她竟然回答說:「樹葉!」原來她自做藝人起,每到一個地方都會收集當地的樹葉或花瓣,不但通過植物的特徵去認識那個地方,還記下了生命的開始或終結,「如果你問我是否怕老,我希望像收集樹葉般去接受自己的變化,因為每個階段美的特徵都不一樣。」

儘管退出了娛樂圈,但蔣雅文終究離不開公眾視線,過往的藝人工作、被冠上「文青女神」之名、台灣發展等等都是她人生不同階段的標籤,有人欣賞也難免有人批評,不過就像她在社交網站所寫——「就像很多事情一樣,自己懂,就足夠。」我想,蔣雅文是優雅地成長的一個好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