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改變世界卻成投資死穴 馬斯克:創造Tesla是最蠢的事

撰文:黃家欣
出版:更新:

電動車生產商Tesla及美國太空企業SpaceX為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帶來名利,但他早前接受訪問時表示,創立兩間公司在創業層面來說是最蠢的事,直言「要賺錢就不要搞這些」。

事實上,Tesla近日遭連環唱淡,先有評級機構穆迪調低該公司評級,預告該公司需要再集資以應對擴張步伐,再有Bernstein分析員批評自動生產模式拖累產能,直至自動化太進取、太冒險,是Tesla的死穴,加上早前在美國加州發生的致命交通意外,Tesla股價隨一眾科技股大瀉,看得一眾股民膽戰心驚。

大膽、創新卻不能反映在企業的股價,這是否意味Tesla等一眾被視為改變世界的科技公司,是投資者不宜沾手的高危股?

Tesla電動汽車早前在美國加州發生一宗致命意外。(路透社)

Model 3生產緩慢 令粉絲打退堂鼓

馬斯克表示:「如果你以風險調整後收益評估不同行業的機會,我會將製造火箭及汽車放在最底,這是最蠢的事。」直言最初認為SpaceX及Tesla只有少於10%的機率會成功。他又指在競爭極大的汽車業推出電動車甚為艱難,不少公司因嘗試開拓電動車市場而倒閉,猶如企業的墓地。

論賺錢,Tesla近期股價的確是令一眾股東失望。該公司股價自去年9月升至上市以來高位,至今已回落33%;周三股價更大跌7%,報257.78美元,市值僅餘約435億美元。

Tesla旗下電動車Model 3於2017年7月推出,以貼地價作招徠,原本「錢途」無可限量,但生產緩慢卻令粉絲打退堂鼓。彭博社估計,該車廠每周生產1058架Model 3,遠低於目標的每周2500架。

Tesla去年推出平民版電動車Model 3。(路透社)

穆迪指,Model 3生產速度嚴重趕不上,預告該公司在不久將來就要集資,以應對現金需求及維持預期的擴展速度;然而該公司去年8月才集資18億美元,用作加速生產Model 3。穆迪調低Tesla評級,由B2下調至B3,前景由穩定調低至負面。

Tesla股價於3月28日大跌7%。(路透社)

分析師:自動化計劃太進取

針對生產速度問題,Bernstein分析師認為馬斯克提倡自動化生產,認為可帶來創新及競爭優勢,卻反而成為Tesla死穴。Bernstein分析師沃伯頓(Max Warburton)及薩科納吉(Toni Sacconaghi)表示,Tesla嘗試以高度自動化作最後組裝,認為Tesla在Model 3生產線上太過進取。

Bernstein解釋:「Tesla訂購大量德國機械人Kuka,不如其他原始設備製造商(OEM)只將模鍛、上漆及焊接的程序自動化,更嘗試將最後組裝部分、即零件組成汽車的程序也自動化。」

分析認為Tesla Model 3生產趕不及需求。(路透社)

沃伯頓曾在美國麻省理工國際汽車共同研究計劃工作,該組職為半學術、半商業組織,他指最後組裝程序也自動化是行不通的。Bernstein指,日本的車廠也嘗試限制自動化,因為自動化昂貴,而且根據統計自動化與質素成反比。日本車廠的做法是先找出正確程序,再引入機械人,與馬斯克的方向相反。Bernstein舉例,快意(Fiat)及大眾汽車(Volkswagen,又名福士)也曾嘗試自動化,最終失敗。

電動車生產商Tesla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表示,創立Tesla在創業層面來說是「最蠢的事」。(路透社)

相信公司可改變世界

外界認為,馬斯克嘗試帶動機械人起義,改革造車業,結果卻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馬斯克營商、創業一向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曾表示,在2008年Tesla曾面臨倒閉,最終也順利過關,並在2010年上市;SpaceX也曾有過一連串的失敗。即使經歷過如此困境,他未曾「收心養性」,繼續選擇高風險的事業,更直言自1995年創立軟件公司Zip2以來就沒有業務計劃。

不過馬斯克似乎就一早看透世事,在他表示創立Tesla及SpaceX是「最蠢的事」,他亦同時指相信公司有能力改變世界,希望可以「為不可能做到的事找出解決方法,改變生活及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