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欺凌】傳統方法宣告無效 防止網絡欺凌由個人做起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在今天這個網絡主導的世界,匿名留言、不記實名的論壇多不勝數,我們要打擊欺凌,能做的其實相當有限。有英國研究人員近期更承認,以往打擊欺凌的方法,例如當面對質、舉報、學校懲罰施加欺凌者等,用來應對網絡欺凌時幾乎無效,因為傳統方法並未充分考慮到網絡世界與真實世界的不同。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研究人員去年9月在《自然》期刊發表文章,稱雖然網絡欺凌基本上源自傳統欺凌,然而分別在於前者大多以匿名方式進行,受害人的遭遇和後果無法即時看見,加上沒有時間或空間限制,令受害人缺乏安全避難所。受害人就算關上電腦,欺凌依然在網上繼續進行。

研究人員表示,可透過科技公司採取主動,減輕網絡欺凌的傷害,包括使用自動審查工具、舉報機制等,但現今的程式未能杜絕所有網絡欺凌行為。譬如用戶可封鎖特定人物的帳戶、刪除惡意留言,卻難以阻止別人在個人帳戶上的欺凌行為,或者被「人肉搜尋」或「起底」;一些討論區或群組頁面,例如facebook的Secret群組,多數是匿名性質甚至以虛假帳戶留言,你一言,我一語,高談闊論,殊不知一些批評言論、網絡公審、張貼羞辱照片等行徑已構成欺凌,只是欺凌者在網絡屏障下,沒注意自己的行為已對他人構成實質傷害。

相關文章:「舞」走網絡欺凌 學者拍片籲多關注人的相同處​

社會上已有不少例子,可見受害者因遭受網絡欺凌而走上絕路,當中不少是弱勢的青少年。英國2月發表的網絡安全報告(Safety Net report)訪問了1,089名11至25歲的年輕人,當中近半人曾收過惡意或威脅性留言;三分之二人表示,即使在網上有任何不快,都不會告知父母;而高達83%人渴望社交媒體公司能多加管制網絡欺凌。

網絡欺凌沒有時空限制,即使用戶關閉電腦,欺凌事件依然繼續發生。(VCG)

絕口不提令問題惡化

事實上,目前對網絡欺凌的研究相當缺乏,無論是對受害人的心理健康、上網時間、對各個社交平台的相關研究等都有待探究。縱使我們缺乏深入認知,但絕非表示要因此坐以待斃。有網絡欺凌問題專家認為,當遭遇網絡欺凌時,應找信任的人傾談,因為絕口不提往往令問題惡化,所謂「旁觀者清」,他們至少可提供意見和支持。其次,雖然大多數網絡欺凌行為並不違法,騷擾或威嚇的行為卻觸犯法規,故大可備份相關的訊息證據,當網絡欺凌的行為過火,也有證據交給警方調查和行動。

當然,更基本的還是作為一個社交媒體用戶,要明白到自己的權利和責任。不少社交媒體平台如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近年會移除欺凌內容,甚至終止滋擾他人的用戶。此外,部分平台容許用家設定私隱程度,避免不認識的人觀看和留言,減低遭欺凌的機會。

網絡欺凌問題專家認為,遭遇網絡欺凌時應找信任的人傾談,否則可能令問題惡化。(網上圖片)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4月9日(星期一)出版的第106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