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駐美大使崔天凱撰文:中美合作共贏 沒人能退出全球化

撰文:陳奕謙
出版:更新:

十九大召開前夕,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分別在CNN和《今日美國》發表文章,指出中共十九大將期望推動中美進一步合作。

美國時間10月17日,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在報章《今日美國》撰文,以〈中美關係基於合作而非對抗〉為題。《今日美國》是美國相對新興的全國大報,於1982年創刊。定位比《華爾街日報》等更加面向大眾,目前是美國發行量第二大的報紙。

崔天凱的文章指出:「過去500年曾經16次新興大國與既有大國相遇,其中12次以戰爭或衝突收場。近年來,世界愈來愈擔心歷史可能重演,中美兩個大國會迎頭相撞。」不過崔天凱認為:「隨著日益全球化,各國關係更緊密,零和思維已經過時,以『權力轉移』來解釋中美大國關係是一種誤導。」

與美國特朗普政府的單邊主義傾向不同,崔天凱指出沒有人能退出全球化格局。「在全球化時代,尤其是當前面臨民粹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等思潮挑戰,我們要更多接觸和溝通,增進互信和互利。沒有人能夠選擇退出。」事實上,中國不但參與G20、金磚國家等,亦都牽頭發起「一帶一路」倡議,串連多個國家。但崔天凱強調,不是世界主導權由美國轉到中國,而是兩國互相尊重、合作共贏。

今年以來,習近平主席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晤、通電話、通信等,保持密切溝通,為中美關係發展指明了方向。合作是中美兩國唯一正確的選擇,至於分歧也應該通過進一步合作來解決。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

隨着十九大召開,崔天凱認為「將會開創新局面,促進中國與美國等各國的交流與合作」。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今年4月到訪美國,與總統特朗普會晤。(路透社)

特朗普於十九大後晤習近平

同一天,崔天凱亦在CNN網站發表文章,以《我們的開放政策如何有助世界經濟》為題,指出中國的改革開放為世界經濟增加了動力。他指出,中共在十八大已經意識到中國發展與世界福祉關係密切,但目前中美兩國的關係仍有挑戰,例如有人過份渲染貿易失衡。

在兩篇文章刊登前一天,美國白宮亦公佈了特朗普下月訪問中國的日程。特朗普由11月5日起將訪問亞洲五國,第三站中國將在11月8日至10日,並與習近平會面。外界關注特朗普會否就制裁朝鮮中國施壓。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此前表示,朝鮮半島緊張局勢預計是特朗普訪華期間雙方討論的重要話題,特朗普將力求中國等國家繼續對朝鮮實行經濟制裁。但中國卻有卻步,亦令到聯合國對朝鮮的石油禁運政策未能實行。

2017年農曆新年,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陪同特朗普女兒伊萬卡(Ivanka Trump)與其女兒,出席駐美大使館新春慶祝活動。(微博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