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中國研發破解塞車難題利器 「巴鐵」秦皇島試運行

撰文:劉莎莎
出版:更新:
巴鐵試驗車啟動路面測試。(新華社)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自行設計研製的「空中巴士」——巴鐵1號試驗車,今天(3日)在河北秦皇島北戴河區開始啟動綜合試驗,包括剎車距離、摩擦系數、耗電等。內地媒體未有透露此實驗線的長度,但圖片顯示「巴鐵」車身橫跨兩條行車線,高架車廂下面的路面中空位置可容納幾部私家車。

據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介紹,「巴鐵」作為一種新型的大運量公共交通工具,是中國原創重大發明,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2010年全球五十大最佳發明之一。

巴鐵1號試驗車只有一節車廂,車長22米,寬7.8米,高4.8米,額定載客數為300人。設計適用於城市主幹道路面的上空,依靠電力驅動,採用大運量寬體高架電車設計,隆起的架構設計上層載客,下層鏤空部分可以正常行駛高度2米以下的車輛。

體驗者在巴鐵1號試驗車車廂內部參觀。(新華社)

據「巴鐵」設計者向《北京青年報》透露,「巴鐵」具有多種優勢。首先是可以減少交通擠塞。利用空中資源,可以避免現有傳統巴士與小汽車爭路的現狀,平均時速為每小時40公里。再者,其載客量大。按照每輛巴鐵每小時平均載客800人次,運行17小時計算,每輛「巴鐵」載客量約13600人次,載客量是普通巴士的幾十倍。同時,擁有創造70萬億元人民幣的投資需求。最後,其成本低且施工時間短。地鐵每公里造價約6億元人民幣,「巴鐵」每公里造價為1.2億元,僅為地鐵的20%。另外,地鐵施工週期為5至6年,而同等公里數的「巴鐵」施工週期為1年。

「巴鐵」試驗車上路測試。(新華社)

核心技術問題待解決

但也有專家指出,「巴鐵」面臨許多技術難題。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城市軌道交通專家對《北京青年報》表示,高架車輛這個設想很多年前就有,但是真的讓設想變成現實,還有技術問題需要解決。

首先,交通設施不匹配。比如「巴鐵」這麼高,遇到高架橋如何解決。專家稱,「這不是把高架橋建高就能解決的,因為公路上下橋的坡度是有一定要求的,那麼是不是整條公路都要重建?」

其次,對交通規則是個挑戰。到了交叉路口,大車與小車的行駛方向不一致很難解決,因為小車在大車底下是沒有辦法改變行駛方向的。除此以外,大型車的啟動速度一定比較慢,所以當一輛「巴鐵」需要轉向時,所有的車輛都要停下讓路,一定會造成擁堵,這時候「巴鐵」的實際效率就大大地打折扣了。

同時,「巴鐵」下層鏤空部分僅2米高,對於高度超過2米的車輛,如何通行也是一個問題。

最後一點,也是最為重要的就是安全問題。「巴鐵」上面人員密集、距離地面2米多高,一旦有火災或交通事故,乘客逃生非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