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動華府遇上佛系北京 中美謀劃博弈新局

撰文:卓朋序
出版:更新:

本月初,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的對華演講話音剛落,關於「中美新冷戰」的說法便廣泛傳開,頗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不過,相比起輿論的「熱」,中國官方的反應似乎頗為佛系:無論是記者會上的外交部發言人,或是剛剛接見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的外長王毅,都只是中規中矩重申中方立場,不卑不亢,也嗅不出緊張氣息。

反觀大洋彼岸的美國卻是另一光景:總統特朗普循例「衝上前線」,威脅將對所有中國產品徵收關稅,上周四(11日)接受霍士新聞採訪時表示中國人「好日子過得太久了」;情報部門在比利時「引渡中國安全官員」,以求坐實中國盜竊知識產權的指控;而根據彭博通訊社報道,美國財政部官員認為中國並未操縱匯率,特朗普卻就此施壓,要求財政部在即將發布的半年度外匯報告中,將中國稱作「匯率操縱國」。炮火隆隆,硝煙四起。

彭斯的反華「檄文」惹怒中國。(視覺中國)

北京維持戰略定力

回顧過去數月,中國對特朗普的認識並非一成不變。早前,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便證實:兩國貿易衝突初期,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曾草擬一份大額度訂單的「讓步方案」,並與美方達成初步共識。協議中,北京同意以行政手段加購美國商品,縮減對美順差,可見北京當時仍「就貿易談貿易」。可是,隨着華府要求中國放棄其產業計劃,北京認知到「美國正在要自己的命根」,談判自然不了了之。

事實上,「中國製造2025」計劃包含項目多涉高新科技,也是美國目前佔優的領域。華府中人出於焦慮,要求北京停止計劃,雖有些荒誕,其心態也可理解。不過,隨着彭斯的強硬演講出爐,美國想要的似乎不只是「維持美國優勢」,更想重演冷戰末期對待蘇聯,又或是如1980年代箝制日本一樣「擊垮中國」。如果這樣的猜想成立,無論是傳說中的南海台海軍演,或是一次過向所有中國商品徵收額外關稅,美國後手招式想必陸續有來。

美國財長姆努欽在5月20日確認,暫擱對中國開徵額外關稅,被視為鳴金收兵之舉。(路透社)

衝突緣於對華幻想破滅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事態發展至此,根源在於美國政界精英對華幻想的破滅。在他們的認知中,改革開放後中國取得的經濟成果皆源於美國的「積極配合」,如今中國仍堅持非西方的政治制度,無異於「背叛」美國的一片苦心。這樣的情緒過去十多年來不斷擴大,爆發只是時間問題,如今特朗普只是扮演導火線的角色。

中美矛盾已上升至結構性層面,無法單靠一兩次談判化解爭端。美方計劃以「全方位組合拳」對付中國,若北京僅就單一議題倉促拆招,未免有些「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既然美方執意走對抗路線,那乾脆待其打出組合拳後,再全盤規劃應變也不遲。

貿易戰展開數月來,美國威脅從未斷絕,中國國內輿論對經濟情況的判斷雖有愈來愈多的負面情緒,但借助龐大的經濟體量和中共的管制能力,即使是高度反映市場信心的股市和匯市,波動亦在正常範圍,並未發生土耳其、伊朗等國面臨美國威脅時「股匯雙殺」的慘劇。另一方面,隨着「一帶一路」等宏觀戰略持續進行,中國進一步減少對西方國家的經貿依賴,削弱貿易戰影響。這些也是北京可以保持「佛系」戰略定力的原因。

一些美國人質疑「一帶一路」的地緣政治目的。(視覺中國)

特朗普的焦慮與保守鷹派的執着

根據《金融時報》上周報道,華府要求中國在G20峰會前給出一份「讓步清單」,否則特朗普將不會在11月的G20會議上與習近平會面。這樣的消息乍看上去有些滑稽,卻也體現了特朗普政府的「非凡信心」。隨着美國與加拿大、墨西哥及韓國逐一達成貿易協議,並迫使日本接受其談判議程,「依樣畫葫蘆」對中國施壓似乎也不意外。

與此同時,華府近來一連串動作也透露出特朗普的焦急。面對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特朗普本希望近來的「貿易成就」可扭轉其低民望。不過,根據蓋洛普公司的調查,其支持率僅從9月中旬的42%上升到如今的43%,尚未超過誤差範圍;以此趨勢,共和黨在眾院選舉中仍將面臨慘敗風險。此時加緊對華施壓,一方面可以轉移大法官任命事件帶來的社會爭議;另一方面也趁熱打鐵:即使無法令中國就範,也要製造出「中國讓步」的印象,為民望加分。

回想不久前的聯大一般辯論,當時的特朗普將聯合國會議廳當作競選演說的舞台。無論是誇讚自己一年來的執政成就,或是痛斥中、俄等「修正主義國家」威脅世界和平,強調美國霸權的優越,在不少人看來都是「出口轉內銷」的伎倆。通過塑造「美國已做回霸主」的印象,喚起美國民眾對列根時代的回憶,強化「Make American Great Again」的氛圍。在這一輪「美國復興」的熱潮中,特朗普自然是「當之無愧」的英雄。而民眾的愛國主義情緒,也將轉變為中期選舉中的選票。

然而,特朗普的急功近利,並不意味着美國政府失去方向。彭斯選擇哈德遜研究所這一保守主義傾向明顯的智庫作為政策宣誓平台,似乎預示保守派精英已將特朗普政府綁上其對華議程的戰車。主張溫和措施的財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也似乎被排除出中美關係的決策圈。

本報上周刊出的《特朗普對華全面出擊 搶十年窗口期》一文中亦提到:美國的鷹派已把握政治上的主動權。相比起獲得貿易收益,國安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與貿易代表的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更關注的都是「美國霸權」的維繫。這些具備戰略考量的保守派精英並不急於短期成果,也能平衡特朗普的急躁情緒。

美國當地時間10月10日,前紐約市長、彭博通訊社創辦人彭博(Michael Bloomberg)在個人社交網站上展示一張選民登記表格,宣布將重新加入民主黨。在民主黨內自由派日益強盛的當下,不少分析都認為他旨在成為黨內中間派核心,為2020年總統大選鋪路。而在幾日前,彭博新聞網剛以頭版專題的大陣仗,報道「中國國安部門在SuperMicro生產主板中安裝間諜芯片」,雖真偽難辨,卻足見彭博現階段的對華立場。

美國富豪彭博 (VCG)

中期選舉後 美國對華勢更強硬

不只是彭博,對華強硬已成為美國跨黨派的「政治正確」。今年5月,特朗普決定「以高額罰款,換取出口禁運」,放過中興集團時,便有32名民主黨參議員聯署要求特朗普撤回決定,更批評他「不顧美國勞工及國家安全,以中國利益為先」。9月,國會兩院更大比數通過《2019年國防授權法案》,其中包括加強對台軍售及鼓勵美軍參與台灣軍演等,均是北京眼中「踩紅線」的條款。

自特朗普上台以來,民主黨接近採取「逢特必反」的焦土政策,唯獨特朗普的對華政策成為例外。參議院中,共和黨籍的盧比奧(Marco Rubio)、科寧(John Cornyn),與民主黨中堅沃倫(Elizabeth Warren)、黨鞭舒默(Chuck Schumer),乃至資深參議員萊希(Patrick Leahy),在多項涉華法案上密切合作。美國政界對中國崛起的憂慮,與特朗普政府對華貿易戰的炮火一拍即合,蔓延美國政壇。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資料圖片)

可以預見的是,在共和民主兩黨形成共識的基礎上,無論中期選舉結果為何,美國政府的對華政策都不會受太大掣肘。而由於早前特朗普及彭斯相繼指控「中國干預美國選舉」,中期選舉中失利的一方,更可能將中國視為「替罪羔羊」,加緊圍剿。另一方面,選舉期過去之後,白宮在對華施壓時可能會更加穩健,同北京「鬥長命」。

中美結構性矛盾並非一夕之間形成,自然也不能在短期內解決。隨着美國政界逐漸形成「反華共識」,中美對峙的趨勢也將持續一段時間。除了北京政府的處變不驚,中國民間也應做足準備,面對下一階段對華態度更為強硬的美國。

上文刊登於第133期《香港01》周報(2018年10月15日)《躁動華府遇上佛系北京 中美謀劃博弈新局》。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