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峰會】北京透露自身期待 何謂《戰略夥伴關係2030年願景》

撰文:唐宇廉
出版:更新: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周一至周五(12日至16日)對新加坡進行正式訪問,其間會出席東盟(ASEAN)系列會議,闡述中方與相關國家的合作主張。
在李克強出發前,「中國政府網」便刊發長文,當中在「中方期待」這一欄,直接寫到「會議發表《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係2030年願景》」。
那麼,這個《願景》究竟是什麼?何以讓中方如此期待?

爭議雖在 無阻中國、東盟合作

東盟會議召開前,《日本經濟新聞》上周六(10日)引述消息人士稱,中國希望通過《南海行為準則》,阻止南海域外國家在該海域進行石油開採,目的是限制美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日經》消息來源暫時未獲確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回應報道時表示,《準則》案文磋商已順利起步,呼籲各方不要作過多無謂的揣測。

近年來,中國與南海周邊國家摩擦不斷,2016年的南海仲裁案更一度令中國與部份周邊國家鬧得很不愉快。可是,儘管有著不少矛盾,但近年中國與東盟的合作其實也日益頻繁。

政治上,雙方自1991年開啟對話進程以來,中國先是在2003年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建立戰略伴關係,接著還在2011年和2012年,先後促成「中國—東盟中心」和中國駐東盟使團成立;

經濟上,中國是第一個與東盟簽訂自貿協定的國家,目前已是東盟頭號貿易夥伴,東盟則是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隨著中國經濟實力持續增強,雙方的經貿合作相信只會有增無減。

至於在規避衝突、加強合作等領域,雙方也有不少具體措施,包括在2016年9月,通過《中國與東盟國家應對海上緊急事態外交高官熱線平台指導方針》,以及《關於在南海適用〈海上意外相遇規則〉的聯合聲明》兩份文件,完善雙方共同管控南海局勢、避免海上衝突危機爆發和升級的機制。去年5月,中國與東盟還通過了「南海行為準則」框架。

2016年,中國與部份南海周邊國家就南海主權鬧得不可開交。雙方後來出台了一些措施,希望避免衝突。(視覺中國)

《2030年願景》:定下指導原則和總體目標

在2017年11月中於馬尼拉舉行的第20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各國宣佈制訂《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係2030年願景》。經過多番磋商,包括在北京積極推動下,各國終於在8月初的中國-東盟外長會上,就《2030年願景》達成共識,並會在今年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通過。

《2030年願景》除了定義截至2030年,雙方戰略夥伴關係的指導原則和總體目標,也會為政治、安全、經濟和人文合作設定具體目標。

就在李克強出訪前,北京便把自身期許說得很清楚:透過發表《2030年願景》,規劃中國與東盟關係,以及未來合作發展。具體來說,北京希望推動「一帶一路」倡議與東盟發展規劃深入對接,實現互共贏,同時積極支持和參與東盟智慧城市網絡建設。

而在未來推動《2030年願景》時,雙方亦會因應當時的情況,適當地作出調整。

李克強2017年出席東盟領導人會議期間,會議宣布制訂《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係2030年願景》。(視覺中國)

長年政經往還 助推動雙方合作

東盟秘書長林玉輝在周日(11月11日)刊出的新華社專訪中形容,自從在2003年建立戰略夥伴關係以來,雙方關係不斷擴展,互利共贏合作領域廣泛,並且不斷深化。他認為,《2030年願景》將為雙方戰略夥伴關係在未來10年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出現矛盾,是難以避免的,關鍵是以怎樣的態度來管控分歧。

若從雙方在政治、經濟上的合作日益頻繁,以及就領土爭議出台了不少防止衝突惡化的機制來看,雙方整體上是沿著合作的方向進發的。而正正因為有這種規避衝突、加合作的意願,才會有如今《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係2030年願景》的通過。

林玉輝(左)強調,《2030年願景》將為雙方戰略夥伴關係在未來10年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圖為他今年6月會晤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時的情況(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