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遜首出國門:英國脱歐「正能量」遇上「現實」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上任快一個月的英國首相約翰遜,本週終於第一次踏出國門:周三(8月21日)到柏林會見默克爾;周四(8月22日)到巴黎與馬克龍見面;周六至下週一(8月24至26日)則在法國G7峰會上以「英國版特朗普」身份首次碰上「正版特朗普」。

約翰遜首次外訪,當然離不開英國政壇的唯一話題:英國脱歐。

「脱歐墮崖錯不在我」?

他於周一(8月19日)就來一招「人未至,信先至」,向即將離任的歐盟理事會主席圖斯克(Donald Tusk)發出四頁信件,力數現有脱歐協議中用以避免愛爾蘭島上邊關的「補底方案」(Backstop)種種不是,要求歐盟放棄其「補底方案」的底線,合力尋求「靈活又具創意」的「替代方案」,而且要有「相當程度的信心」去處理替代方案最終未能解決所有邊境問題的情況。

2016年脱歐運動總監甘明斯(Dominic Cummings)現為約翰遜的首相高級顧問,是後者政治決策的幕後軍師。(路透社)

一上任就誓言要為脱歐重新注入能量、打倒所有「懷疑者、災難預言者、悲觀者」的約翰遜,似乎是想將他「無可救藥」的樂觀正能量,渲染到歐盟各國領袖身上。在德法經濟不振、默克爾繼任人未定、馬克龍民望仍低的氛圍中,這一絲正能量,似乎正來得及時。

當然,正能量的包裝之下,還暗藏約翰遜的政治宣傳攻勢:先擺出尋求解決方法的友善開放態度,與歐盟寸步不讓的做法營造對比,最終在泛歐輿論觀感上,將無協議脱歐對英國及歐盟各國造成經濟打擊的責任,推到歐盟領袖身上。

郝爾彬離唐寧街10號首相府愈來愈近。(路透社)

「無協議」迫近 約翰遜的「樂觀救國」

此刻,英國國內已然楚歌四起。工黨黨魁郝爾彬(Jeremy Corbyn)正積極湊票通過國會不信任動議,改由他領導過渡政府、押後脱歐、提前大選;下議院議長白高漢(John Bercow)則有可能與親歐派議員裏應外合,容許後者以立法形式迫使約翰遜向歐盟要求押後脱歐,以阻止約翰遜在10月31日如期無協議脱歐。

《星期日泰晤士報》更發放政府「黃錘行動」(Operation Yellowhammer)對無協議脱歐影響的機密預判文件。文件預料在脱歐後,英歐之間的貨運將於24小時之內減至今日的40%至60%,車龍需至少一天半才能消解;藥物及新鮮食品供應將臨短缺,庫存效果成疑;跨境個人資料傳送喪失法律基礎,影響國安合作與跨境服務業;北愛爾蘭沒有邊關的狀況不能維持;公眾與企業的準備程度甚低;在歐英人權利地位難保;較少人關注的直布羅陀與西班牙的邊境也會出面人流、物流亂狀等等。

文翠珊政府曾進行英法口岸車龍的小規模模擬演練。(路透社)

對於此等警號,負責脱歐準備工作的蘭開斯特公爵領地事務大臣高文浩(Michael Gove)就指預判只是針對「絕對最壞情況」的「舊文件」而已。而首相府更有消息傳出文件外泄是一些前內閣成員炒作脱歐恐慌情緒的操作。不過,工黨郝爾彬就提出了一個很好的要求:請政府公開「最新」的內部預判;最後卻不得要領。

面對公眾憂慮,約翰遜繼續派發正能量:「前路可能會有一點凹凸不平,不過,無論有沒有協議,我們在10月31日也將會準備好離開歐盟。」對於歐盟近半年來寸步不讓的一貫態度,他只說「英國海峽對岸的朋友,如今還有一點點不願意改變立場」,卻指他「對他們將改變立場很有信心」。

可是,正能量背後又有沒有現實支持?

英國滿手爛牌的現實

首先,約翰遜上任前一直以收起390億英鎊的「分手費」(即英國脱歐前對歐盟各種開支計劃的承諾撥款)作威脅,要求歐盟讓步。歐盟對此反應冷淡,甚至以敵意視之,如今約翰遜已甚少重提。

默克爾指出德國「已經」為任何脱歐狀況作好準備;此等言詞比起約翰遜的「我們將會作好準備」更為強硬。(路透社)

其次,在英歐盟公民權利似乎又再被擺上枱面。首相府發言人周一就突然宣布歐盟人口自由流動將於無協議脱歐後馬上中止,與文翠珊政府「逐步取消」的計劃迥異。然而,新政策的細節和實行方法欠奉,使商界大為震怒:由於歐盟公民今天在英國有工作權和居留權,從銀行業者到護士等服務業工作,不少都由非英國人擔當。

目前在英歐盟公民有近300萬,約翰遜似乎是想以他們作為籌碼,向歐盟各國施壓,希望後者為保其公民的生計、權利,而在脱歐協議中支持向英國讓步。

不過,其實在歐英人也有近130萬。在無協議的情況下,他們的處理將由歐盟各國自行打理。如果約翰遜要打出公民權利牌,歐盟也有同一張牌在手。

約翰遜的幽默感,或者是他最後為自己洗脱英國脱歐亂狀責任的最後一招。(路透社)

最後,愛爾蘭問題也是約翰遜手中的一張牌。在現有脱歐協議之上,歐盟的堅持就是要保存1998年《貝爾法斯特協議》(Belfast Agreement)以來北愛爾蘭與愛爾蘭之間的和平局面,因此才要極力避免邊檢關卡再起。如果英國無協議脱歐,邊關無可避免,對愛爾蘭而言,可算是最壞的結果。

在約翰遜給圖斯克的信中,約翰遜就提出與歐盟以「有法律約束力」的方式去訂立避免愛爾蘭邊關再起的承諾,並以此承諾取代現有的「補底方案」,並與歐盟合力謀求「替代方案」。其言下之意,就是如果歐盟不接受,破壞愛爾蘭和平局面的將是歐盟,而非英國。

不過,約翰遜口中的「替代方案」只是其樂觀正能量的延伸,內容欠奉。而根據政策研究組織「繁榮英國」(Prosperity UK)在6月底公布的愛爾蘭問題替代方案建議,無協議脱歐的英國並非沒有辦法避免邊關。可惜,這個極其詳細的建議有一個致命弱點,那就是英國到時候仍要接受歐盟的商品標準規制等等,但這正是約翰遜對「補底方案」的核心不滿之一。

下議院議長白高漢的決定,即使有違國會慣例,也不容質疑,有望成為阻止約翰遜如期脱歐的殺着。(路透社)

約翰遜也許很清楚這一點。因此,他在信中就說「如果替代安排在脱歐過渡期後也未能完全落實,我們對未來的事態發展要有一定程度的信心」。「信心」二字似乎是他解決難題的唯一方法。

其實,英國脱歐與愛爾蘭不建邊關,本身就是兩個互相排斥的選項。無論約翰遜有多少信心、樂觀和正能量,也不能改變這個現實。所謂的「補底方案」本身說穿了也只是將問題拖延解決,卻是唯一出路。

滿懷正能量的約翰遜,此刻「出征」歐洲大陸,大概將撞上一道名叫「現實」的高牆,最後鎩羽而歸,回頭更要面對暑假過後英國國會親歐勢力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