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拒絕RCEP有苦衷 莫迪終需看向中國的理由

撰文:鄭瑞
出版:更新:

東盟提出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在經歷長達8年的談判之後,終於在剛剛落幕的泰國曼谷東盟峰會上達成, 然而,最終印度還是決定不加入該協議。

11月4日,參與RCEP的15個國家已經完成了協議的文本談判以及實質上所有市場準入談判,並將於2020年正式簽字。

RCEP談判成功,意味着佔全球近一半人口的國家和地區有望實現低關税甚至零關税,為中國外貿高質量發展拓展了新的空間。RCEP將在商品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等幾大領域促進成員國的經濟合作。如此全球最具潛力的貿易協議,為何遭到了印度的拒絕?

印度的退出不因中國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4 日指出,RCEP 目前的形式並不能完全反應該協議的基本精神和指導原則,更不能解決印度懸而未決的問題,印度不會加入RCEP 協議。莫迪表示,他相信這對印度來講是正確的選擇。

由此,RCEP從16國變為15國,雖然各國都表示歡迎印度在此後加入,但是決定在沒有印度的情況下先達成協議,也讓此前關於中印談判分歧、印度在達成協議之前突然提出新要求等等消息顯得更加可信。

據悉,印方在9月下旬其實已經基本與北京達成了關於RCEP減免關税改的初步方案。然而,有印度官員指出,該國商工部長戈亞爾(Piyush Goyal)在10月初的RCEP部長級會議上,曾就此前基本商定的反傾銷機制又「一反常態地提出諸多超預期的保護性措施」。

在峰會開始前的10月28日時,印度媒體又報道稱,日本正試圖說服中國降低印度進口關税等要求。10月30日,有知情人士向美媒透露,印度不斷在最後一刻提出要求,有可能導致協議落空。

外界諸多聲音認為,印度不願加入RCEP的原因,是和中國在談判中的分歧。RCEP之中的一些取消關税和市場準入的條款,印度不能接受,而中國則向印度施壓。

然而15國最終達成協議的結果已經說明,RCEP的協議內容是15國都已談妥的共識,印度最終決定暫不參加,是出於某種國家利益的考量,並不是中印談判破裂的結果。

雖然中國產品進入印度市場是莫迪所擔心的問題之一,但是這個問題的根本仍然在於印度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現狀。

莫迪認為,暫時不加入RCEP是正確的選擇。(AP)

RCEP背後印度的經濟頑疾

表面看來,「中國威脅」是印度不加入RCEP背後的擔憂,印度擔心中國「佔便宜」,吃掉自己的「午餐」,等等形容都甚囂塵上。實際上,印度暫不簽RCEP,對中印經濟關係不會產生負面影響。中印貿易額一直在上升中,這一趨勢今後應該會繼續保持,中印發展經貿也合作可以另闢空間。

那麼,印度究竟對RCEP提出了哪些異議和擔憂?根據談判期間各方透露的信息,RCEP要求印度在未來15年內對目前進口到該國的商品削減約90%的關税,這是印度談判中最主要的擔憂。印度還希望協議中能自動觸發保護機制,另外希望能夠保護數據,這些也和保護自身產業有關。

據悉,印度要求降低關税的基準年從2013年推後為2019年,因為在過去6年中,印度對紡織品和電子產品等許多產品的進口關税都有所上調。一旦關税降至更低,印度市場由此將有更多來自中國的手機、鋼材、工業產品和紡織品,以及源自澳洲和新西蘭的乳製品。

印度農業、鋼鐵、電子產品等都有諸多保護措施,很多產業就是在保護之中生存和成長起來。例如印度對鋼鐵貿易在2015年和2016年連續出台保護措施,日本因此曾威脅向WTO 申訴。今年印度又對光伏產品臨時徵税70%,影響到了中印貿易。

這些保護措施在莫迪看來或許是必要的。2018至2019年,印度與11個RCEP成員國出現貿易逆差。印度的鋼鐵、乳製品等行業已公開反對加入RCEP。印度國內聲音認為,加入RCEP將使逆差繼續增大,損害印度農民、商認、工人、消費者的利益。

10月,習近平對印度金奈進行了訪問,和莫迪舉行了非正式會談。(新華社)

事實上,在此之前,印度已經與包括韓國、日本和東盟在內的多個國家或國家集團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躋身亞洲自由貿易協定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然而,事實卻證明,在簽署自貿協定之後,印度與這些經濟體的貿易逆差反都出現了大幅度增長。比如說,印韓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議(CEPA)簽署後,印度從韓國的進口增速快於其從全球進口的平均增速,這導致印度與韓國的貿易逆差從2009年左右的50億美元大幅增加到2018-19財年的120億美元。這種「自貿協定簽得越多,虧得越大」的狀況是印度之所以在RCEP問題上躊躇不前的根本原因。如果再加上農牧業高度發達的新西蘭、澳大利亞,以及工業製造高度發達的中國,印度決策者擔心國民經濟遭受嚴重衝擊。

但是,這也恰恰暴露了印度經濟的結構性問題。印度製造業的競爭力不足,問題來自於經濟結構的不合理,製造業之佔三大產業的14%,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5%,且工業發展緩慢,遠不如飛速增長的服務業。然而,靠外包西方發達國家的服務業中下游的訂單,並不能讓印度經濟有內生性的增長動力。

實際上,印度今天所採取的保護措施和政府的決策,也來自於其他產業上的「教訓」。不止服務業上依賴外國,印度的軍備製造也因市場被國外佔據而發展滯後。可以說,這才是印度不加入RCEP的真正苦衷。

莫迪不得不和中國合作

雖然印度的決策有着自己的理由,但是被排除在RCEP之外,算不上是印度利益的「勝利」。

印度工業發展的一大掣肘就是基礎設施的落後,道路、鐵路和港口的無法滿足運力和效率的要求。莫迪一上台就提出「印度製造」等計劃,擴大對外開放、吸引外資,將他曾經主政的「古吉拉特邦模式」發揮到極致,創下了「平均每天修建27公里高速」的記錄,可見改善基建也是莫迪案頭的一大目標。

而無論是吸引投資、人才培訓、技術引進,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的方方面面都需莫迪望向海外。雖然印度和歐盟、日本都在鐵路技術設備以及製造業投資商有所合作,但是中國則是唯一具備資本、技術、效率、經驗和行動力的夥伴。

「一帶一路」已經進入東南亞,而中歐班列的成功例子也應該讓印度看到了和中國合作基礎設施的潛力。雖然中印合作的過程在政治上必然有諸多阻力,但是這其實是印度必然要向中國靠近的原因。

基礎設施和工業體系的薄弱正是印度產業競爭力不夠的原因,而能幫助印度的就是中國。從長遠來講,印度仍然需要去一定程度的更加開放。RCEP雖然打開印度市場,但貿易上的聯繫也將推動印度和協議國家在其他領域的合作,新德里的這筆賬還需要從長期角度,再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