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有話說】科學與技術仍有國界 北京需從「脫鈎」學到教訓

撰文:蕭予
出版:更新:

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已然簽定,儘管協議在很多人看來更像一份「採購清單」,但兩國關係於過去兩周趨向穩定,對正處於滑坡的中美關係而言,這依舊是正面趨勢。
中美談判還將持續下去,接下來的談判可以預見會觸碰兩國之間的核心分歧,難度將會更大。2020年美國進入大選周期,對中美關係將會產生何種影響?美國兩黨的對華立場是否愈來愈趨同?
圍繞以上話題,《香港01》採訪了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美國外交室主任袁征,此為第二篇。

01:最近關於中美脱鈎的話題再度引起了廣泛討論,甚至有不少學者認為,中美脱鈎在科技等領域已經成為現實。隨之中美關係的不斷惡化,雙方的互信基礎不斷被削弱,未來脱鈎將成為雙方關係的主題。對此你怎麼看?

袁征:首先,中美全面脱鈎可能性不大,這一點我認為各界已經有了共識。我曾經與美國大使館有過交流,他們告訴我,「如果我們想,我們是可以脱鈎的。」這是很多年前的答案,但我並不認同這個看法,脱鈎的可能性並不高。

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2019年十月份在威爾遜中心的第二次講話中,對中美關係的基調發生了變化,不像此前一直鼓吹新冷戰。威爾遜中心(這家智庫)相對來說,包容性較強,也比較温和,基辛格的中美研究所就設立在這裏,基辛格本人在對華關係方面比較理性,彭斯選擇在威爾遜中心發言,便有此用意,即把之前對華關係的強硬立場往回收一些。

彭斯在演講中提到,美國不尋求與中國脱鈎。實際上美國也無法做到與中國脱鈎,主要原因在於,美國社會中的工商大資本集團在政治、經濟等各個層面都有發言權,美國總統如果過於觸及他們的利益,就要冒着丟掉選票的風險。我認為特朗普很清楚這一點,儘管他經常指責華爾街,但也不願意真正得罪他們。

華爾街與共和黨的關係十分密切,美國的工商階層其實處於一種很矛盾的位置,他們想要進入中國市場而非離開,中美貿易戰對他們的投資合作產生了很大負面影響。與此同時,歐洲、日本和韓國等國家對中國的投資在增加,而不是減少。

所以,實際上美國工商界的很多大公司想要進一步進入中國市場,賺更多的錢,而不是離開。由於這一階層在美國社會具有一定話語權,他們的利益訴求就讓中美全面脱鈎的可能性降低,美國的總統、國會議員也不願意徹底得罪他們。

2018年,彭斯在哈德遜發表關於中國的演講,被指中美「新冷戰」宣言,而在最近一次的演講中,其調門有所軟化。(AP)

01:當前對脱鈎的討論其實並不是簡單的脱或者不脱兩種結果,如果將脱鈎看成兩國關係中的大趨勢,中美在譬如科技等領域的脱鈎,其實已經部分成為了現實。

袁征:是的,這第二個層面的討論。在高科技領域中美的確會脱鈎,這也會對中國的發展帶來很多挑戰。此外,人文交流層面的脱鈎也會越來越明顯,2017年我去美國訪問的時候,很深切地體會到了這一點,一位在美國的中國領域專家,也是我的朋友,他很坦率的告訴我,美國已經把中國當作戰略競爭對手,甚至是頭號戰略競爭對手。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怎麼可能會繼續為中國培養高科技人才?他的話很直白,也很坦率,這個邏輯也大概成立。

在技術轉讓問題上,美國對華制裁始於1989年,後來的技術封鎖和出口管制也越來越緊,並沒有真正放鬆過,而這是一個常態。如果說有過放鬆的時候,那就是上世80年代,美國出於抗擊蘇聯的需要,在戰略方面進行了一些調整,但即便如此,美國也沒有把嘴先進的技術或者裝備賣給中國。中美合作的基礎隨着冷戰的結束而瓦解,中國步入發展的快車道之後,美國對華高科技技術封鎖和出口管制也是越來越嚴,從未放鬆過。

奧巴馬政府時期,中國對美國的出口管制提出過意見,實際上很多美國企業也願意將技術賣給中國,但美國的政策並不允許。奧巴馬曾三次公開承諾要適當放開對華技術出口管制,但並未真正付出實踐,相反管制卻變得越來越嚴格。

高科技產品出口還包括人才培養的環節,中國人赴美國學習前沿性的高科技學科已經變的越來越難,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儘管美國方面的統計顯示,中國赴美留學生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截止2018年年底,中國有近37萬人在美國學習,這個數據與過去相比已經是增加1.5%。

但這個數據大概是美國使館用來說明美國方面沒有收緊簽證政策的證據,實際上,這部分增加的留學生,都是人文、社科等較少涉及前沿技術的領域,在人工智能、航天技術、新材料、生物以及化學等領域,美國的的簽證限制非常嚴格,甚至採取了對申請者身份甄別的措施。不給申請者發放簽證,或者留學生中途回國探親之後不準返校,這種事情已經發生過很多次了。我認為美國的動機很明顯,就是全方位對中國的彎道超車進行圍堵。

中美貿易戰已經給中國上了一堂很好的課,雖然全球化時代講究互聯互通,但事實並非如此,至少目前而言,科學家和技術都是有國界的。國家主體可以採取封鎖的政策。中國必須要發展出自己的核心技術,有時候核心技術都是被逼出來的。

目前而言,美國的技術封鎖肯定會對中國造成大的挑戰,中國歷經過去幾十年的發展,吸收了很多其他國家的技術,這是實現彎道超車的基礎。而讓美國和歐洲等國家擔憂的是,中國除了收購技術之外,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開始了自主研發和創新,創造出來的新技術甚至比原有的還要先進。

需要強調的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對華技術封鎖並非現在才開始,這個過程已經持續了很多年。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並不完全就是一件壞事,中國的軍工企業在1989年政治風波之後,走上了自主創新的道路,回過頭來看,一個重要的經驗就是,不能嚴重依賴外部,自主創新才是最關鍵的問題。

華為憑藉自身的技術還能在美國的打壓之下挺住,所以就未來而言,認識到自主創新和研發的重要性之後,未來就加強技術建設的投入,從整體上塑造創新的氛圍。中國並沒有過多的選擇,只有通過自主創新才能在全球競爭的大潮中立起來,所以我認為,這對於中國而言未必就是壞事。

01:鄧小平曾經就中美關係有過這樣的表態,他認為中美儘管有糾葛和分歧,但歸根結蒂中美關係要好起來才行,這肯定了中美關係對中國的重要性,但當前中美關係似乎沒有「好起來」的機會,在你看來,現在還應該用「好起來」來期待未來中美關係嗎?

袁征:在特定的時刻,這個基調有一定的道理,直到現在,我也不認為這個基調完全過時了。但問題在於,有一點很清楚,中美都是大國,今天可能用鄧公的話更合適,也就是中國不可能也不願意去挑戰美國,更不可能征服美國。同樣,美國也不可能打倒中國,就兩個國家而言,雙方的地域如此之廣、人口如此眾多,隨着互聯網、人工智能的發展,傳統戰爭的模式已經發生了改變,雙方的熱戰衝突註定會是兩敗俱傷,不符合彼此的利益。

所以,中美鬧歸鬧,美國人對中國有戒備也很正常,美國已經習慣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對於任何潛在的威脅,都十分敏感。但是,如果最終不能將對手完全消滅的話,最終也只能學着慢慢適應,逐步理解。

不衝突、不對抗,避免誤判,我認為應該是雙方關係中的最大公約數。在中美雙方摩擦的過程中,保留基本底線。美國在台灣問題上有點像切香腸,一點點往前推進。通過了很多法案,小動作不斷,不斷挑釁大陸。其實在《台灣旅行法》通過之後,雙方也有了默認的底線,美國並沒有派助理國務卿或者防長以上的高官訪問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