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本地震】現代科技建設防震城市有可能嗎?

撰文:陳奕謙 歐敬洛 余偉邦
出版:更新:

熊本地震發生不久,南美厄瓜多爾又發生奪命地震,數以百計人口死亡。過去20年來,全球至少已有100萬人死於地震,都市地區災情尤其慘重。不少專家都指出,真正奪命的其實並非地動山搖,而是死於建築物倒塌。到底都市災情是否真的無法避免?建設防震城市真的有可能嗎?

過去20年來,全球最少已有100萬人死於地震。(共同社)

劍橋大學風險與建築環境中心主任Emily So博士向英國BBC指出,多數人在地震中均死於建築物倒塌,而建築物倒塌形態各有不同,這情況和屋頂結構形態、環境和氣候都有關。例如秘魯建築物屋頂架構較輕,就算倒塌,產生的死亡數字亦較少。

建築技術不正確 混凝土反害命

又例如1999年台灣921地震與2005年巴基斯坦地震的震度同為7.6級,但台灣有2000餘人死亡,巴基斯坦卻錄得8.6萬人死亡,原因是不少發展中國家雖採用混凝土等現代建材,但建築技術並不正確。她認為防震城市始終一天會實現,因為人類現在具有防震知識和技術,不過防震意識、建築物品質、建築管理將非常關鍵。

高層建築反而較安全

擅長建築高樓大廈的建築師David Malott則表示,高層建築在地震中其實較為安全,中低層的建築反而比較無法承受地面表層的震盪。他舉例指,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後,地震造成的地面波動在10分鐘左右傳播到上海,上海市15層以上建築普遍搖晃,市民紛紛跑出樓外。但樓高492米的上海世貿中心卻穩如泰山。

他指出,現時已有技術測試建物是否防震,以往主要靠電腦計算過去地震數據,如今則靠模型在實驗室中模擬地震,以模型上的感應器研讀受震程度,然後由電腦建議樑柱和鋼材的建築數據。

建築師Martijn Schildkamp則認為,如果財政預算足夠,在發展中國家達成防震城市的標準理論上是有可能的,只是經常都事與願違。

 

2008年汶川地震,上海不少樓宇也有輕微搖晃,但上海世貿中心卻穩如泰山。(美聯社)

橫樑數目是關鍵

他指出,根據觀察,兩棟外形相似的建築物在地震後,可能一棟倒塌,另一棟卻沒有。這是因為建築者必須跟隨所在地特性來靈活運用石頭、木材和磚塊,其中連接柱子的橫樑數量是關鍵。透過技術強化與管理,防震是可以達成的。例如在加德滿都建造的建築物,在尼泊爾地震中就幾乎絲毫無損,反映只要有技術,低造價仍然能防震。

美國地質調查局顧問Lucy Jones同樣認為,地震不可能沒有損失,但可以將損失控制至最小。她指出,1950及1960年代曾相當流行非韌性鋼筋混凝土,大洛杉磯地區至今仍有數千棟這一種建築物,約10%至20%會在強震中倒塌,因為建築物的混凝土太重。所以優先順序應是翻新這些建築物,雖然要花上數十億美元,幸運的是地方政府全力配合,也沒有人反對。

基建質量評估 中國排69

世界經濟論壇曾對各國基建(包括道路、橋樑、基建等主要構造)質量進行評估及評分,滿分為7分計,在上榜的全球144國中,尼泊爾的得分為2.9分,列第129位;中國以4.3分的評分列第69位。同樣多地震發生的國家中,智利得到了5.4分,列第31位;日本5.9分,列第16位。可以想像,較發達國家的基建,質量控制亦較好,令地震中因建築物倒塌而直接砸死及掩埋的人數大大降低。但地震的傷亡率,其實還同時受救援能力和民眾防震意識的影響,因此也不能一概而論地解讀成處於排行榜前列的國家防震完全沒有問題。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