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ita》誕生半世紀 未成年女孩的性暗示如何影響世界?

撰文:楊紫微
出版:更新:

《Lolita》一書在半個世紀前流行,為後世帶來極大文化衝擊,即使未曾讀過原作的人,亦知道Lolita代表的是什麼,她何以如此有力地滲入大眾意識中?大眾對Lolita的刻板印象──充滿性魅力的小女孩,此字甚至被納入字典中,由名字變成名詞,代表着它驚人的文化滲透力。
一副心形眼鏡,一個舔波板糖的神情,《Lolita》從此被定型,被吞噬,她為何會走到這個境地?

一群作Lolita打扮的女性與志同道合的同儕聚會,Lolita一字飄洋過海到日本後變成一種打扮的代名詞。(Getty Images)

美國德州,有一個小小的城鎮Lolita,他們從沒想像過納博科夫(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1950年代在文壇投下重量級巨著,對他們來說有着原子彈級的威力。Lolita的居民是相當虔誠的基督徒,他們敬畏上帝,常常到教堂做禮拜,對於自己的家鄉與「一本描述年輕小女孩和中年男子的情慾故事」撞名而感到冒犯,更發起活動,要求將小鎮的名字由Lolita改為Jackson。事件最終以「小鎮居民懷抱着希望:《Lolita》小說和電影都會在不久將來被世人遺忘。」而不了了之。

令小鎮居民失望的是,這數十個年頭,Lolita效應席捲流行文化,在文學、電影、時裝方面都可見這個小女孩的蹤影。Lolita自60年前以文字降臨到世上後,遠不止作為一個小說角色而活,她已然成為了一個原型,帶着一種來自未成年女孩的性暗示氣息。

在另一個意義下,我們確實是遺忘了Lolita,遺忘了她作為一個人物,一個在12歲時被迫與中年男人發生關係的小女孩,她變成一個空洞的名詞。

納博科夫在1950年代寫下小說《Lolita》,為後世帶來極大文化衝擊。(美聯社)

戴上心形眼鏡 踏入大眾文化的第一步

名導寇比力克(Stanley Kubrick)在1962年拍攝的《Lolita》電影版可以說是為了原作小說中的情慾關係「消毒」。《Lolita》原作中,男主角Humbert Humbert反覆地提到他所喜愛的「Nymphet」──9至14歲之間的早熟女孩,她們外表不一定要漂亮,但具備一種難以表述的性吸引力。

但故事落入寇比力克手中後,《Lolita》成為了像海報女郎一般性感自信的女孩,泳裝、紅色心形眼鏡和波板糖成為「Nymphet」形象的商標。作者納博科夫從未強調過「Nymphet」這種早熟女孩的美麗,甚至在原作中更將Lolita描寫成一個有點男孩子氣,像猴子般撓腮的小女孩。

納博科夫筆下的Lolita從來不是一個擅於誘惑的小妖精,她是一個被剝奪童年,時常希望從男主角身邊逃開的小女孩。大眾文化只吸收了Lolita的一個面向,陽光底下的Lolita朝氣勃勃,打網球的身姿迷倒一個中年男子,但陰影下的Lolita是個每晚在睡在強行與自己發生性行為的男人身邊哭泣的小女孩。

寇比力克的電影宣傳海報恐怕比電影和原作本身都更有名──有趣的是女孩所戴的心形太陽眼鏡和波板糖無論在原作,甚至電影中都未曾出現過。

寇比力克導演版本的《Lolita》,相當強調女主角的性魅力。(Getty Images)

由重塑Lolita形象而起的一場革命

除了《Lolita》電影版外,小說的封面設計亦成為性慾化Lolita這人物不可抹滅的一記。據說,納博科夫曾告訴他的出版商,《Lolita》的封面應當如此:「我想要純色,融化的雲,仔細描繪的細節──雨後,從雲層溢出的陽光傾倒在綿延的路上,反射在凹凸不平的車轍間。還有,不要女孩。」

除了第一版推出,納博科夫和Lolita都未曾撼動世界時的版本才符合他的要求。翠綠色的封面配上黑色的字,簡約而讓讀者不帶任何成見去審視這本書。後來,隨着《Lolita》一書風靡全世界,截至今時今日,據研究納博科夫的學者表示,此書在全球36個國家有185種封面,若同時計算非正式出版版本甚至有多達200種。在芸芸設計中,不難發覺有一種明顯的傾向,小女孩的元素佔這些設計的一大部分。可以是強調其性吸引力的挑逗眼神、又或吹彈可破的一片唇;亦可以是表達其脆弱又容易受到傷害的童稚,被微風吹拂風一截迷你裙與雙腿,又或是一個洋娃娃。

五、六十年代前後,瑪麗蓮夢露式的金髮女郎迷倒了世界,但Lolita的出現不只是新鮮的刺激,更是一種「補完」。

不難預計,愈是露骨、愈是充滿情慾意味的封面越好賣,即使那已經脫離小說本身的主題,但抱歉,作者已死,尤其是Lolita已落入凡間,到達大眾媒體的手中,未成年女孩的性魅力被加以渲染,這種隱約又難而言喻的性魅力衝擊了女性作為慾望對象的代表,五、六十年代前後,瑪麗蓮夢露式的金髮女郎迷倒了世界,但Lolita的出現不只是新鮮的刺激,更是一種「補完」。大眾媒體將Lolita扭轉為一種大眾渴望的理想「小妖精」形象,補全了慾望對象中,年輕少女一個階層的缺失,又可以說是首次將小女孩放在大眾媒介的鎂光燈下的嘗試。結果出乎意料地「有收視」,不能說是好,當中批評這是一種性慾化未成年少女的聲音未曾停歇,但無可否認地,Lolita至今,依然是以那個戴着心形眼鏡的性感形象,作為一個文化icon遊走於於多個文化媒介之間。

寇比力克導演版本的《Lolita》場景之一,男主角心中天人交戰,渴望Lolita同時避開她。(Getty Images)

影響不少荷里活名片 同類題材愈拍愈多

《Lolita》的走紅,對後來不少著名作品有巨大的影響,例如《美麗有罪》(American Beauty)和《這個殺手不太冷》(Léon: The Professional)中亦不乏這種未成年少女與成年男人之間的性張力的描寫。

《美麗有罪》中的男主角是個生活空虛的中年男子,一直活在各式各樣的系統之中,工作、家庭都是困住他的牢籠。直至遇上女兒的同學,只有17歲的中學啦啦隊員Angela Hayes,對Angela的慾望對他來說是一種性解放,令他為了得到Angela而不惜一切。值得留意的是,Angela的姓氏Hayes更是取自Lolita的真名Dolores Haze。而男主角的名字,Lester Burnham,重新排列後,可以得到「Humbert Learns」二字,指Lolita的主人翁從錯誤中學習,而本劇的男主角則不然。《這個殺手不太冷》中年幼的Mathilda與殺手Léon之間亦有一種微妙的情愫,當中一些顯示這對年齡差距如父女一般的師徒曖昧的場景,Mathilda問比她年長數十載的Léon:「你可以做我的情人嗎?」,更因不受美國觀眾歡迎而在美國版中遭剪走。Mathilda與年齡不符的成熟與視中年男子為情愛對象的傾向,不難令人聯想起Lolita。

日本對流行文化的接受能力高,是Lolita在當地擁有廣泛支持者的原因之一。(美聯社)

更甚的是,Lolita一字穿州過省,到達日本這個島國之後,更披上了一層完全不同的意義,變成一種打扮的代名詞,與年幼女孩的關係相去甚遠,但亦透徹地演繹了一個名字可以扭轉至何種程度。《Lolita》生於這個流行文化侵蝕一切的年代,也許是一種不幸,她的名字會一直被傳頌下去──即使與真實相距甚遠。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