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媒冷淡回應習特會 外媒預測未來談判走向

撰文:陳博悟
出版:更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上周六(6月29日)在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期間舉行會談,成為國際焦點之一。會上雙方互釋善意,貿易戰也暫時停火,外界關注中美未來的談判將如何進行。

中美兩國元首同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礎上重啟經貿磋商,美方不再對中國產品加徵新關稅,中國則同意繼續購買美國的農產品。這意味陷入僵局的中美貿易談判將重新啟動,亦令外界關注談判最後「10%的艱難道路」到底會怎麼走。

中美貿易戰:G20峰會期間舉行的「習特會」成為傳媒焦點。(路透社)

習特會引國際媒體高度關注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指,在大阪國際展覽會場(INTEX Osaka)媒體中心的核心位置,播放習特會面消息的電視屏幕被記者包圍,一個小時內至少有五組使用不同語言的記者以此為背景展開直播。

今日俄羅斯(RT)報道指,中美元首同意兩國將繼續展開貿易談判,為國際社會和全球經濟帶來積極的信號。報道認為,任何貿易限制都會對全球經濟產生不利影響。

日本《讀賣新聞》認為,中美貿易摩擦的走勢是此次G20大阪峰會關注的最大焦點。習特會的成果讓屏氣凝神的全球市場鬆了一口氣。

中美貿易戰:美國暫停對中國貨品加徵新的關稅,外界認為中美之間達成一個短暫的休戰期。(美聯社)

中國官媒反應平平

路透社報道稱,這次習特會後,中國的輿論和此前取得談判進展後的表現有所不同。報道指,中國各大官方媒體都冷靜表示,中美要達成協議結束貿易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以及更多鬥爭。

官媒《人民日報》表示,中美重啟經貿磋商,表明願意通過對話和磋商,尋找彼此都能接受的辦法來解決問題,「問題是還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新華社發文稱,如果沒有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具體行動,依然反覆「變臉」和漫天要價,重啟磋商也不會有結果。

貿易休戰或只是暫時性

中國官媒對習特會冷淡回應,國際社會也有聲音認為,中美此次「休戰」或只是暫時性。俄羅斯經濟發展部長奧列什金(Maksim Oreshkin)認為,會面並非最終協議,因此它會為市場帶來短暫平靜。惟他認為,中美貿戰是一個長期過程,預料將不止一次地看到這場衝突帶來的風暴。

新加坡《聯合早報》發表社論稱,特朗普和習近平互釋善意,中美貿易戰暫時停火,但這次其實是7個多月前的翻版。鑑於兩國的貿易癥結難解,加上其他議題糾纏,未來談判仍可能再度破局。此前不少分析認為,中美下一輪貿易談判,可能需時數個月或1年時間才會有結果。

中美貿易戰:分析認為,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環境下,中美雙方都難以只鬥不和。(美聯社)

未來雙方會怎麼談

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表示,中美恢復貿易談判「是很重要的大事」,惟他表示,中美短期內還是無法達成協議。他指出,談判將會持續一段相當長的時間。《聯合早報》的文章指,將中美貿易戰和科技戰宏觀地看,其實是崛起大國與守成大國角力的一部分。文章認為,這場角力注定是長期、複雜和尖銳,雙方就算一時解決燃眉之急,其他問題和麻煩也會接踵而至。

惟有分析認為,當前全球經濟已經一體化,中美之間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生關係,雙方都無法承受只鬥不和的後果。也就是說,就算雙方的訴求和底線差別再大,兩者也必須談下去,並且最終談出一個雙方可能都不太滿意、卻又不得不接受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