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拒絕加入RCEP背後 專家:美國不急他們也不急

撰文:何瑞瑩
出版:更新:

在經歷長達8年的談判時候,參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15個國家於11月4日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已經完成了文本談判及實質上所有市場準入談判,協議將於2020年正式簽字。但印度在最後一刻決定不加入協議,專家認為既是與分歧有關,也有考慮到美國。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11月4日表示,RCEP目前的形式並不能完全反應該協議的基本精神和指導原則,更不能解決印度懸而未決的問題,因此印度不會加入RCEP 協議。莫迪表示,他相信這對印度來講是正確的選擇。

外界諸多聲音認為,印度不願加入RCEP是由於同中國在談判中的分歧。印度不能接受RCEP中一些取消關税和市場準入的條款,而中國則向印度施壓。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6日報道, 俄羅斯科學院普里馬科夫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研究所國際政治問題部研究員、歷史科學副博士庫普里亞諾夫指出,在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拒絕參加《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後,印度也決定不急於加入RCEP。

報道指出,印度沒有被接受加入TPP,於是便開始進行有關RCEP的談判。但當特朗普拒絕參加TPP後,很顯然沒什麼可急着加入的了。庫普里亞諾夫表示,沒有印度,RCEP仍能發展並能充分發揮作用,而不同的是,如果TPP沒有美國的參與就失去了意義。

印度拒絕簽署RCEP協議是早就預料到的。印度不覺得為其他協議參與國的商品開放自己的市場有什麼意義,同時,印度與中國已經存在大量貿易逆差,而且與韓國的自貿區根本沒按預想的運行。

在雙邊協議中,印度人還可捍衛自己有關對其來說虛弱的經濟領域和各種商品方面的立場,而在多邊協議中,他們面對的只能是團結一致的東盟(ASEAN)集體以及中國和韓國。

目前形式的RCEP對印度人來說並不需要。如果印度得到對其特殊地位的保證,可能會重新考慮自己的立場。但只有在中國損害其自身利益和RCEP其他成員的利益情況下,才會向印度提供此類保證。但即便印度不參加RCEP,中國與印度經濟合作進行得也很順利,並且還將持續下去,所以中國沒有理由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