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百科】中國人為何熱衷改英文名?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中國有句說話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為什麼近年中國人如此流行改英文名呢?當中的原因十分多,有些應英文科老師要求、有些是上司要求改,儘管哪些職位無需接觸外國人,也沒有機會說英語;另一些則是為了遠赴英美澳加紐等英語國家移民留學,為方便適應當地生活而改。

國際巨星成龍和李連杰都有英文名,外界多只認識Jackie Chan,未必知道成龍的原名Chan Kong Sang。(網上圖片)

改英文名並非中國人專利,不過在東亞地區,似乎以中國人最普遍。很多外國人會好奇,為什麼中國人喜歡改英文名,而且有些甚至是標奇立異?不少人的回答離不開方便外國人發音易記、國際化、隱私性和感覺親切等。

但這些解釋都難以令人信服,因為它們並非中國人獨有。的確,中文名的英文拼音有時會令外國人生畏,無法正確發音或產生誤會,漢語拼音中以X字開首的名字便容易令外人混淆。然而,從英語角度看,造成發音煩惱的豈止中國人名,日本、韓國、印度和東歐人的名字也不好發音,不好記,但他們不像中國人般熱衷改英文名。

英文名作為「緩衝帶」

香港教育大學語言學教授李楚成曾解釋,通過使用西方名字,華人實際借用了西方的人際溝通模式,這與以儒家為典範的中式交流模式有一些區別。「依據傳統的中國禮儀和社交習慣,不相熟的人之間不鼓勵直接呼叫名字」,直呼名字除了表示關係親密外,也常常帶有「上對下」的意味,例如老師稱呼學生;父母稱呼孩子,上司稱呼下屬等等。

因此,使用西方名字就像是在人際關係中形成一個「緩衝帶」,既不過於正式,也不會太親暱,同時避免「無大無細」等稱呼不當的尷尬場面。

李楚成指出,這種「借來的身分認同」無論對結識新人還是會老友都非常有用,對於很多職業而言也非常重要,「而中國傳統習慣並不鼓勵這一點」。

香港曾為英國殖民地,改英文名以便在外資企業找工作的觀念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相當普遍。(資料圖片)

「英語霸權」下的改名風氣

曾屬英國殖民地的香港深受「英語霸權」影響,中國大陸如今對英語的重視比起本港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許多人認為,學會英語便得到了開啟世界的鑰匙,在內地,托福 (TOEFL)、雅思 (IELTS) 等課程如雨後春筍,學者趙毅衡對此解釋:「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大約4億人口,其他近10億英語『使用者』不是普通人,而是每個國家最活躍的那部分人。」

比起內地,港人改英文名的歷史出現得更早,也有實際需要。過往香港人如果要找份好工作,離不開到外資企業打工,改英文名方便與外籍同事溝通。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