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辯論】政府高調倡填海 市民對規劃感憂慮

撰文:張雅欣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上周在回歸酒會上會見傳媒時,明言自己「大膽講」要靠填海才能解決土地問題,更表明10月《施政報告》上交代未來土地發展藍圖。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隨後於電台節目表態支持填海,直指未來的填海面積應比沙田更大。填海是大幅增加香港新土地資源的主要方法。不過,政府在「土地大辯論」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突然為這個長遠措施造勢,被質疑轉移視線,迴避覓其他更惹爭議的中短期選項。

在土地大辯論的一片爭議中,高調開腔支持填海。(資料圖片)

早於1852年,香港首個正式的填海計劃──文咸填海計劃第一期展開,填海範圍包括上環文咸東街、蘇杭街及摩利臣街一帶。二次世界大戰後,大量內地移民湧入香港,房屋供應嚴重不足,加上六七暴動爆發,政府為改善基層的住屋狀況,加快填海步伐。

多個新市鎮均需要不同程度的填海造地才能建成,包括沙田、屯門以及圖片中荃灣。(資料圖片)

截至2016年,香港約有7,000公頃的土地是透過填海取得,佔香港已發展土地面積25%、整體土地面積6%;全港有190萬人口居住在填海地皮上,佔整體人口27%。荃灣丶沙田、屯門丶大埔、將軍澳及東涌這六個分別在不同時期發展的新市鎮,均需要不同程度的填海造地才能建成。填海地同時容納了七成的商業活動。

新加坡近年積極填海造地。(資料圖片)

在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列出的18個短中長期土地選項中,填海屬於中長期選項,即有潛力於未來10至30年提供額外土地。諮詢文件中提出「5+1」填海方案,在維港以外五個近岸地區填海及發展東大嶼都會(見圖)。近岸填海選址包括屯門最西面的龍鼓灘、位於北大嶼山的小蠔灣與欣澳、青衣西南以及沙田馬料水,東大嶼都會核心則是在港島與大嶼山之間的「中部水域」開拓面積逾1,000公頃的人工島。

諮詢文件中提出「5+1」填海方案。(資料來源:土地供應專責小組諮詢文件)

按照政府構想,東大嶼都會將是香港繼中區和九龍東以外,第三個核心商業區。文件中指出交椅洲的東面與港島西相距約4公里,相等於中環至北角的距離。政府期望興建交通基建設施,讓東大嶼都會與傳統核心商業區聯繫,除了鞏固維港一帶現有的商業樞紐,亦建立新的都會平台,提供金融及工商業支援服務。不過,在政府發布的《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裏,亦明確指出這個填海選址在交通及水電等配套基礎設施上面對巨大挑戰。

按照政府構想,東大嶼都會將是香港繼中區和九龍東以外,第三個核心商業區。(資料圖片)

要從根本上解決香港土地供應不足的問題,既要善用現有土地,也必須增加土地。目前的土地大辯論焦點一直放在多個中短期的方案。多個民間團體促請政府收回高球場,但林鄭一直拒絕就收回高球場表態,指自己作為特首,盡量不想捲入諮詢;與此同時,政府卻明裏暗裏為公私營合作發展新界農地這一選項造勢,但民間質疑聲音強烈,憂慮它可能帶來官商勾結等問題。

林鄭在一片爭議聲中推出增徵收一手樓空置稅等新房策,再高調提出填海的必要性,又聲言要在今年10月的《施政報告》提出增加土地供應的具體舉措,引起架空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猜疑(小組定於9月底完成「土地大辯論」公眾諮詢,年底提交報告)。

2013年,政府就馬料水、龍鼓灘等近岸填海地點諮詢公眾時,上萬計馬鞍山居民表態反對在馬料水填海。(資料圖片)

平情而論,政府當前推動填海面對的阻力確實比以往高。受市民環保意識增強影響,近年香港填海速度明顯放緩。1997年,《保護海港條例》獲得通過,限制政府有條件填海。近20年間,政府再無大規模填海計劃。1985至2000年間,本港總計填海造地達3,000公頃,平均每年約200公頃。2000至2015年間填海造地規劃則只有690公頃,平均每年約40多公頃,銳減近八成。

政府於2013年就馬料水、龍鼓灘等近岸填海地點諮詢公眾時,便有上萬計馬鞍山居民表態反對在馬料水填海。除了關注環境問題,市民還對政府規劃能力缺乏信心,擔心新發展區因交通等基建配套規劃失當而成為下一個「悲情城市」,或者淪為商場與私樓林立的地產項目,未能真正改善普羅大眾的生活。

上文節錄自第119期《香港01》周報(2018年7月9日)《填海造地無可避 更須兼顧規劃》。

相關文章:【土地大辯論】工業年代新市鎮 沙田成功難延續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