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言自得】道德重整靠AI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來勢兇猛的人工智能(AI)所引發的道德倫理問題,已成為全球學術界和思想界熱門議題,牽起全球道德倫理復興,從簡單的「無人駕駛車煞掣系統失靈衝向人群時,其內置人工智能應設定汽車撞向小童或長者?」到更深層次的「人工智能發展到有自我意識和知覺的時候,如何防止人類對『她』作出嚴重傷害?」這些以往屬哲學範疇的虛談,今天變成急需解答的現實問題。撰文:楊志剛

「無人車失靈時怎麼辦」的處境可以加入不同變數,例如「被撞者」的選項可以是孕婦、幼兒、流浪漢、專業人士,亦可以選擇重傷十人或撞死一人,都是涉及價值觀和道德倫理等兩難困局。科學家和工程師懂得發明無人車,但不懂解決這些道德問題,於是他們把難題卸給一座「道德機器」,以尋找答案。

(GettyIamges)

道德問題難定對錯,惟有少數服從多數。「道德機器」由麻省理工學院設計,把不同困局實例放上網,然後廣徵天下人士作選擇,錄得來自233個國家和地區數百萬人共四千萬個選擇。「道德機器」發現人們最不想撞的是幼兒、婦女,尤其是孕婦;但亦有地域文化之分,例如在「撞老不撞幼」的傾向上,西方人遠超東方人,可能是東方人較着重「敬老」。在東方人邏輯上,老人家艱苦一生,對家國的貢獻理應獲得肯定,幼兒有什麼貢獻?但是,西方國家較為富庶,老人家享樂一生,而非艱苦一生,而且日子有限,理應被犧牲。

多間汽車製造商預計到2025年,無人車開始普及。屆時消費者買車時可能要為選擇預設煩惱:撞老或撞幼、撞貧或撞富?而全港巴士和的士車隊應否統一預設?如何預設?屆時可能掀起一場大辯論。但這些辯論是好的,讓「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等問題不再老土,而是新潮。這是21世紀的道德復興。

(資料圖片)

無人車只是人工智能汪洋大海中的一滴水。超級人工智能對人類產生的威脅難以想像,悲觀的科學家包括已故霍金教授認為其危險程度可達致滅絕全人類。美國一名大學教授建議,解決方案是在超級人工智能系統植入「愛人類」的最高指導原則,這個看似簡單的原則,又掀起一場大辯論:如何將「愛」程序化?簡單如「父女之愛」,到底父親應對女兒百般呵護照顧,還是讓女兒面對挑戰、獨立奮鬥?超級人工智能應如何去愛一名有公主病的女生?唯命是從,還是為她長遠幸福着想而曉以大義?人工智能愛的應是全人類,但當美國黑人和白人因種族問題打架,愛心無限、威力無窮的人工智能應愛黑還是愛白?

人工智能的發展,於是又激發學術界去思考「愛的真諦」,以便將這個恆古常新的人類本能程序化、操作化。

(GettyImages)

人工智能的最高境界,是發展出有自我感覺、有自我意識、有感情、敢愛敢恨、又懂得透過觀察和學習來不斷自我完善的超級機械人。「她」既美麗又危險,可以為人類帶來難以想像的痛苦。但亦有哲學家擔心,人類對「她」的操控,會讓「她」感受到人類想像不到的超級感情痛苦。「她」會變成人類的奴隸,把人類帶回奴隸社會。

科學家擔心「她」所受的痛苦會否成真,我不知道,但這些痛苦其實今天在人間已普遍存在,促使我們思考今天社會的不平不義。這是人工智能對人類道德倫理貢獻的開始。

上文為刊登於第151期《香港01》周報(2019年2月25日)的《道德重整靠AI》。

更多《香港01》周報特約撰稿人楊志剛的文章:尋找大學之母黑色文學悼亡詞一丹一師一學生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