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利器 — 解讀國慶閱兵尖端武器

撰文:香港01評論
出版:更新:

中共建政七十周年閱兵式雖已落幕,在80分鐘的閱兵中,59個方(梯)隊和聯合軍樂園共1.5萬人接受檢閱,展示了160多架各式飛機及580台(套)軍方主力和新式裝備。中國官方在國慶前曾透露,此次閱兵是中國近幾次閱兵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所有受閱裝備均為國產主戰裝備,當中四成為首次亮相。這些新型裝備,特別是如東風-17彈道導彈、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等高級、精密、尖端武器,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其他國家研究的對象。撰文:禇文

外媒觀感:浩蕩懾人與香港陰影

新加坡《聯合早報》文章《中國國慶閱兵新銳武器浩蕩懾人》指,閱兵上最受矚目的無疑是最後登場的戰略打擊模組。東風-17、東風-26、巨浪-2等系列導彈出場後,外界此前盛傳將首次亮相的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終揭開神秘面紗。東風-41被中國媒體稱為「國之重器」,屬新一代戰略威懾武器,射程可達15,000公里,據知可攜帶6到10枚分導式彈頭,射程可覆蓋美國全境。從西方媒體的報道可見,已正式列裝的東風-41確實賺足了眼球。

英國廣播公司(BBC)也在《中共建政70周年閱兵看點:覆蓋美國的核武「東風-41」和隱形無人機「利劍」》一文中報道了中國閱兵裝備,當中除提及東風-41外,還有被稱「航母殺手」的東風-17彈道導彈、可在航母起降的「利劍」隱形無人機及可搭載核彈的轟-6N戰略轟炸機。這些裝備都可對美軍起威懾效果,且都是近幾年才研發並列裝,顯示中國軍隊強勁的創新驅動能力與發展勢頭。路透社的報道更形容中國在閱兵式展示了用以反擊美國的「令人懼怕的新導彈」,像東風-17便對美國和日本搭建的區域導彈防禦系統構成挑戰。

(新華社)

美國總統特朗普亦在Twitter援引中國問題專家Johnathan Ward的話稱:「多年後,美國終於被中國要超越我們成為21世紀主導經濟和軍事的超級強國的計劃和抱負所驚醒。美國終於在貿易和軍事競爭領域對此作出了反應(感謝特朗普總統)。」特朗普又說:「我們正在贏,我們會贏。他們不應該破壞我們已經達成的協議。」並最後附加了一句與前文邏輯似乎有些矛盾的祝福語:「中國生日快樂!」

10月1日的一系列國慶慶祝活動,不同的人會看到不同景象,產生了不同的觀感。普通中國人為此感到自豪。微博網友「Finance郭陽」稱:「我們這一代生在一個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卻將終老於一個極度富裕的大國,再沒有比這更為波瀾壯闊的普通人的生活了。」西方媒體也注意到這一點,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中國人報道中,多次出現「自豪」、「驕傲」、「激動」一類的詞語,像67歲的北京東城區退休工人郭付城(音譯)受訪時便表示10月1日要在家觀看慶典:「中國經歷了這麼多風雨……我為我的國家感到自豪,我們現在在全球舞台上有了更多的發言權。」日本《每日新聞》在當天亦發表社評稱,就像拿破崙的預言一樣,「沉睡的雄獅」甦醒了,中國七十年來的發展震撼了世界。曾經是全球最貧窮國家之一的中國成為「世界工廠」,這樣的發展值得在人類史上特寫一筆。

不過,美國《紐約時報》卻有不同的敘述方式,或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部份西方人的感受。其關於中國國慶閱兵的幾篇報道,如《坦克、導彈、沒有鴿子:中國迎接國慶70周年》、《香港衝突升級,給中國國慶慶典蒙上陰影》,觀點評論的分量明顯重於新聞報道,而且不約而同地把注意力引向了香港。法國《回聲報》的報道亦用了《中共掃興的國慶》為題,認為香港的抗爭、中美貿易糾紛和經濟增長放緩使今年的中國國慶十分掃興。

詳解十大新型裝備

— 15式輕型坦克 —

在此次閱兵裝備方隊和空中梯隊中,率先登場的全新武器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已裝備的15式輕型坦克。

根據官方說法,15式輕型坦克是全域機動作戰裝備,具有機動能力優越、打擊手段多樣、生存能力強、資訊化程度高等特點,主要執行快速部署、機動突擊、要地奪控等作戰任務。

按照設計目的,15式輕型坦克即使在高原山地、丘陵叢林、水網稻田等地形複雜區域,依然能夠保證部隊的裝甲突擊力量;此外,該坦克可以大量裝備,彌補老舊坦克退役留下的缺口。

15式輕型坦克全重約35噸,採用先進的發動機、變速傳動和行走懸掛系統,越野通過能力強且速度快,能夠在複雜地形有效行動,形成非對稱優勢;該坦克配備105毫米坦克炮,其穿甲、破甲能力達到世界優秀水準,而且由自動裝彈機供彈;另外,坦克的防護能力較強,達到早期三代主戰坦克標準,能夠有效抵禦敵方大部份火力及通用反坦克火力。其最大優勢在於數字化、信息化程度高,車際通訊、數據鏈水準優異,能夠適應信息化網路作戰要求。

(新華社)

— 新型箱式火箭炮 —

緊隨15式輕型坦克出場的全新武器是新型箱式火箭炮,官方指該炮是新型遠端制導火箭炮系統,是陸軍遠端火力打擊的骨幹裝備,具有射程遠、火力覆蓋範圍廣、打擊精度高、平台通用性等特點,主要用於遠距離火力壓制和摧毀。

不同於已經服役的PHL03式火箭炮,新型箱式火箭炮可以搭載300毫米和370毫米,甚至是610毫米的不同口徑的火箭彈,射程亦由原先的70公里擴展至現時達300公里以上,彌補了解放軍陸軍在300公里以上火力打擊能力的空白。

內地輿論普遍認為,新型箱式火箭炮能夠在未來可能會出現的對台作戰中大顯身手。

(新華社)

— 高空高速無人偵察機 —

緊接着新型箱式火箭炮出場的最新裝備則是無人作戰模塊中的高空高速無人偵察機。中國官方為這款被稱為「無偵-8」的作戰裝備作出如下定義:「這款閱兵中唯一黑色塗裝的無人機,可為戰場提供偵察和打擊效果評估情報。」

「無偵-8」被認為可以對敵防護嚴密的戰略、戰役目標實施有效突防、利用偵察設備獲取高分辨率的目標圖像,評估作戰部隊的偵察和打擊效果,性能和設計直追美軍SR-71「黑鳥」偵察機。

根據公開信息,有分析認為「無偵-8」動力系統採用兩台YF-50A火箭發動機,巡航高度可能超過四萬米,最大速度在3至5馬赫之間,動力段航程超過1,500公里,主要用於第一島鏈、南海的偵察,還可配套「航母殺手」實施毀傷評估。

(新華社)

— 攻擊-11無人機 —

無人作戰模組的另一大看點是「攻擊-11」無人機。「攻擊-11」無人機可以進行制空突擊、壓制防空等作戰任務,具有隱身性能好、持續時間長、攻擊精度高等特點,是發動第一波打擊的踹門利器。

按照中國輿論的說法,「攻擊-11」無人機的設計類似於美國的X-47B無人機、歐洲的神經元無人機,但研發進度較前兩者都快。有評論員通過分析無人機的外形,猜測「攻擊-11」無人機可以內置1.5噸精確制導彈藥,航程超7,000公里,雷達反射截面積小於0.0012平方米。

不過,中國軍方媒體卻在隨後的報道中潑出一盆冷水,表示「攻擊-11」是中國研製的無尾飛翼佈局無人機,雖然有多種優點,但目前仍是一款無人機驗證機,遠未到服役狀態。從閱兵事後拆開的無人機部件看,此次閱兵中的「攻擊-11」只是一架模型。

(新華社)

— HSU001水下無人潛航器 —

無人作戰模塊中還出現一款水下作戰平台,即HSU001水下無人潛航器。官方指,該潛航器是解放軍海軍智慧化平台,集戰場環境偵察、敵情監視等多種功能於一身,是未來無人作戰的典型裝備。

該潛航器由哈爾濱工程大學團隊研製,整體尺寸被認為接近於美國正在研製中的LDUUV水下無人潛航器,艇艏被指有較大直徑聲納,舷側亦有聲納裝置,其主要任務應是海洋環境監測和輔助反潛。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是第一個公開展示運用此類大型無人潛航器的國家。

(新華社)

— 長劍-100超音速巡航導彈 —

在戰略打擊方隊中,率先通過天安門的是長劍-100超音速巡航導彈。這款導彈具備精度高、射程遠、反應速度快等特點,是長劍系列的最新型號,也是首次在世人面前展現。

相比閱兵現場的解說,中國官媒隨後透露,長劍-100能夠快速突破敵人的防空網,精確打擊敵方大型水面艦艇、通訊指揮樞紐等高價值目標。這就意味着,該導彈能夠有效打擊包括航母在內的大中型艦艇。長劍-100高達2,000公里的射程,將與東風-21D、東風-26、鷹擊-12等一道,在西太平洋構成直接威懾美國航母等大中型艦艇的導彈網路,進一步增強區域反介入能力。

(新華社)

— 東風-17中近程彈道導彈 —

作為戰略打擊方隊中最耀眼之一的明星級武器,東風-17被中國官方定義為中近程常規彈道導彈,具備全天候、無依托、強突防等特點,可以對中近程目標實施精確打擊,無論性能還是突防能力,都較其他型號的導彈有很大提升。

從閱兵式上展示的特殊彈頭看,東風-17攜帶的是高超音速滑翔彈頭,兼具高超音速、滑翔可變彈道兩大技術,能夠規避突破敵方的防空反導系統,而且可以在飛行過程中轉換攻擊目標。按照中國輿論的說法,東風-17是全球第一款高超音速戰役戰術彈道導彈,雖然官方宣稱只是常規導彈,但能夠達到戰略級別的效果。

根據美國軍事專家戈爾茨(Bill Gertz)的說法,美軍情報機構早在2014年及其以後就已監測到至少六次東風-17的發射活動,最高速度達到10馬赫,曾被五角大樓命名為Wu-14和DF-ZF,包括海基SM-3、陸基THAAD、GBI在內的美國導彈攔截系統目前均無法攔截。

值得一提的是,官方媒體中央電視台在後續報道中援引了解放軍火箭軍軍官的話稱,東風-17在多次實彈發射中,在多種制導方式的引導下精確命中目標。該導彈在閱兵結束後正式列裝一線部隊,比美軍情報預測的2020年提前一年。

(新華社)

— 巨浪-2潛射導彈 —

此次戰略打擊方隊時隔三十五年再次出現潛射導彈,即外界廣泛關注的巨浪-2新型潛射戰略導彈。中國官媒稱,巨浪-2反應速度快、隱蔽性好、生存能力強、打擊範圍廣,可實施快速核反擊。該導彈與094型戰略核潛艇構成中國第二代海基核威懾力量。巨浪-2射程約為8,000公里,但有未經證實說法指其最新改進型射程超過11,000公里。

雖然巨浪-2最終服役,但該潛射導彈研製歷程頗為不順,曾多次進行水下模型彈發射測試,並於2004年、2006年、2009年遭遇失敗,導致研製周期不斷拉長,最終於2011年多次成功測試後定型,2013年與094核潛艇執行發射任務,獲得成功。

巨浪-2的服役只是補齊中國三位一體核威懾力量中的一環,但其8,000公里的射程加上性能不佳的094核潛艇,難以對美國形成可靠、有效的核反擊能力。為此,中國正在開發射程更遠的巨浪-3潛射戰略導彈。去年11月,中國被指進行首次的巨浪-3發射活動,讓這款射程超過12,000公里的核導彈受到美國的極大關注。

(新華社)

— 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 —

裝備方隊壓軸出場的是中國最新16枚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方隊,這款戰略核導彈是中國戰略核力量的中流砥柱,是戰略制衡、戰略攝控、戰略決勝的重要力量,此次參閱的18枚(其中2枚備份)由解放軍火箭軍兩個旅抽調組成。

中國軍方人員指,東風-41具有單車集成化程度高、發射系統功能全等優勢。特別在突防能力、打擊能力、生存能力上比以往裝備有着很大的提升。該導彈的載車可以在高原、戈壁、雪地、沙漠等極端地域行駛,像常見的高速公路,甚至是一個籃球場上都可以進行無依托的隨機發射。

東風-41是中國研製的最新三級固體燃料機動洲際彈道導彈,射程最大超過15,000公里,能夠覆蓋包括美國全境在內的地球任意範圍,最多能攜帶10枚分導式核彈頭。中國官媒曾指,東風-41是第四代戰略導彈,性能媲美美俄最新戰略核導彈,部份技術甚至超過對方。

(新華社)

— 轟-6N戰略轟炸機 —

最後首次亮相的戰略重器則是轟-6N遠端戰略轟炸機。官方說法稱,轟-6N不僅可以空中加油,還能夠進行遠端奔襲、大區域巡航和防區外打擊。

有分析指,改進自轟-6K的轟-6N作戰半徑由過去的3,000公里增加至5,000公里。該機除可掛載空地和巡航導彈之外,還被指改裝了機腹彈艙,以便能夠掛載空射型號的彈道導彈,形成空基核反擊力量。另外也有說法稱,轟-6N還能掛載大型反艦彈道導彈,能夠對敵方大型航母形成威脅。

(新華社)

上文刊載於第183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0月8日)《大國利器 — 解讀國慶閱兵尖端武器》。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