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紮根 印度富商:別管血統膚色 我的家在香港 我是香港人

撰文:香港01評論
出版:更新:

猶太人擅長營商,又怎會少得來到香港發展。香港開埠之初,1871年已有46位猶太商人來港,1900年猶太沙宣家族(Elias David Sassoon)從政府得到羅便臣道的撥地,即興建猶太教莉亞堂以紀念母親莉亞,毗鄰猶太教社區中心,多年來為本地猶太教派600個家庭提供「潔食」猶太餐、宴會、文化和康樂設施。
撰文:曹民偉

承接上文:香港有幾多穆斯林? 拜火教神廟在哪兒?

沙宣家族在印度擁有鴉片種植場,1844年來港建立沙宣洋行,主要是把鴉片及棉花傾銷往中國。今天最多人認識的猶太墳場和猶太廟,都是沙宣家族在1855年及1870年出資興建,甚至滙豐銀行在香港籌備建立,都有沙宣家族的人在內,可見猶太人於開埠初期在香港甚有勢力。然而,到了1956年,沙宣家族卻全面撤離香港轉往上海發展,如今,只留下一條沙宣道作記號。

滙豐銀行在香港籌備成立,也有沙宣家族成員在內。(資料圖片)

早年,猶太嘉道理家族(Kadoorie Family)兩兄弟於1880年為沙宣洋行做事,協助經營鴉片生意,其後他們在馬來亞經營橡膠發財,遂買下香港大酒店,又在山頂纜車業務低迷時買下經營權,然後在1920年建成淺水灣酒店,其後家族於1926年興建半島酒店,形成酒店王國;其業務並涉及中華電力、紅磡海底隧道及深圳大亞灣核電廠等,令嘉道理家族成為香港最著名的猶太商人。他們在1949年開闢嘉道理農場,以幫助從內地逃難來港的猶太人,又建立太平地氈公司為蜑家女孩提供就業機會。

另一位猶太富商庇理羅士(Emanuel Raphael Belilios)初期同樣是經營印度鴉片場,其後轉營地產及銀行業,1870年晉身成為滙豐銀行董事及主席,1880年建成中環首座多層購物商場「柏拱行」,1890年在山頂建成巨大別墅The Eyrie,1901年建造印度拜占庭風格庇理羅士大宅「皇座樓」。這位庇理羅士還愛騎着駱駝從山頂到中環工作。今天我們看到的庇理羅士女子中學,正是他於1893年捐款興建,這多少勾起人們的想像,曾有這樣一位騎着駱駝在香港街頭行走的浪漫商人!

我們這一代人香港人較為熟悉的猶太人就是「蘭桂坊之父」盛智文(Allan Zeman),他於七十年代移居來港,開始在蘭桂坊一帶開設夜店生意,到今天整個蘭桂坊一帶有七成業權都屬於他。盛智文指近月反修例示威中整個蘭桂坊生意下跌了15%,「目前的情況,是到蘭桂坊的人少了,顧客們根本沒有心情開懷暢飲。現在的情況是即使有旅客來到,但整個社會氣氛也令到大家消費意欲減低。」盛智文曾為特首林鄭月娥助選,早前更參加建制派「守護香港」集會,近日向傳媒表示贊成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以重建社會信心。

我們這一代最熟悉的猶太人,非「蘭桂芳之父」盛智文莫屬。(資料圖片)

印度教諸神的祝福

印度教歷史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500年,《唱贊奧義書》裏將人、神與大自然相融合令人至為感動:「梵天以天為頭,以太陽為眼,以風為氣,以虛空為軀幹,以水為膀胱,以地為腳⋯⋯」香港目前約有十萬名印度教徒,初期來港的印度教徒主要為印度商人,也有在印度招募而來的錫克教軍人,以及後來的尼泊爾啹喀兵。1841年,英軍在接收香港島升旗禮時,已有2,700名印度士兵及4位印度商人見證此歷史時刻。

開埠的香港,英國政府一直對華人採用高壓手段,1888年《管理華人條例》已規定華人不可聚眾集會。英國政府聘用通曉英語的印度人來擔當警察和看管監獄,早於1848年英國就從旁遮普一帶招聘了50位錫克教徒和伊斯蘭教徒加入香港的警隊。在1909年警隊編制中,錫克教徒和伊斯蘭教徒共有411名,佔全部人員近四成。

座落灣仔的錫克廟屬二級歷史建築。(資料圖片/郭倩雯攝)

印度商人最早在上海及廣州進行貿易活動,鴉片戰爭後隨英國人來港經商。當中較有名的印裔商人是夏利里拉家族(Harilela family)的夏利萊(Hari Naroomal Harilela),今年連任香港總商會主席的正是該家族第三代成員夏雅朗(Aron Harilela)。

夏利里拉家族是本港最富有的印度裔家族,財產超過百億元。1929年,夏利萊來港時在英軍軍營外經營裁縫業務,其後獲得駐港英軍食品供應及洗衣合約而賺取了第一桶金,往後集中發展酒店業務,創立了帝國酒店和香港金域假日酒店,現時在全球各地有19個酒店及地產項目。其家族居於九龍塘的五萬呎豪宅,最為香港人津津樂道。

夏利萊對香港懷有深厚感情,曾說:「當問你是哪裏人,不要管你的血、你的膚色,要看你的家在哪裏,我的家在香港,我是香港人。」

西灣國殤紀念墳場。(海防博物館圖片)

另一位信奉印度教的知名商人Wassiamull Assomull於1868年在港成立洋行,從事中國絲綢及珍品貿易,其生意王國至今遍布整個東南亞。印度家族梅真理集團(Murjani Group)於1930年在上海創業,五十年代將服裝生意移來香港,1958年以每年生產一千萬件成衣,成為世界最大生產量的成衣商人,可謂香港成衣業先驅。

印度教社群於1852年獲配土地建成跑馬地印度廟,是本地印度教徒的宗教和活動中心。1901年錫克教族群成功建成了他們的灣仔錫克廟,並於1938年重建,二戰時更成為教徒與非教徒的避難所,其派發食物的傳統即始於二戰時期。

在二次大戰期間不少印度軍人協助英軍保衛香港而客死異鄉,西灣國殤紀念墳場就有287個無法尋回屍體的印度士兵名字鐫刻於石牆上,並記下144位被火葬的印度及錫克軍人的名字,警隊中亦有超過23位服役的印籍警察殉職。今天不少土生土長的印度裔香港人出來參與反修例運動,正是延續他們世代以來對這片土地的關愛與歸屬。

少數族裔市民在重慶大廈門口,向示威人群派發食物及水,高呼「我們都是香港人」。(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共建世上烏托邦

九龍大遊行那一天,BBC記者現場報道,十幾名少數族裔市民在重慶大廈門口向參加遊行途人派發樽裝水,又以廣東話和英語高呼:「我們都是香港人。」

香港雖是彈丸之地,一百多年來世界各大宗教在此扎根,當代美國學者亨廷頓的《文明衝突論》(The of Clash of Civilizations),論述的宗教威脅、新冷戰秩序、種族主義問題從來不曾在這小島發生,在這裏,天主教與基督教教徒共同推動社會運動,猶太教與伊斯蘭教從未有何爭端,毗鄰的印度廟、錫克廟彼此和睦,即使少數宗教如拜火教也能夠在鬧市中找到寧靜空間。

開埠以來,香港已是一處宗教信仰的大熔爐,遊走於歷史與廟宇、鬧市與紀念碑之間,一個又一個時代的風雲匯聚,不同世代的商人與冒險家,藉着不同信仰各自在背後支持着他們辛勤建立、努力攢聚,加上一點點運氣,方能成就他們建立這個世間烏托邦。

上文節錄自第186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0月28日)《由清真寺染藍說起 萬教歸宗在香港 》。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