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王廷相的哲學思想成型背景及其氣本論|羅顥熹

撰文:來稿文章
出版:更新:

談及「宋明理學」,很多人會馬上就想到朱熹、王陽明、二程、陸象山,其次則是一些理學概念,如朱子的「格物窮理」與「存天理,去人慾」、王陽明「致良知」與四句教。

 

綜觀明朝二百六十多年,除了前述的大思想家王陽明,前期有薛瑄、陳白沙,後期有李贄、何心隱、劉蕺山。而與陽明身處同一時期亦有湛若水、羅欽順、王心齋等人。

 

本文所討論的主角王廷相,乃明代中葉一重要思想家,與王陽明及羅欽順同處於正德、嘉靖時期,曾歷任御史、尚書等要職,最後卻因故遭革職,成為一介平民,也就令其思想流行程度在不及於陽明學。另外他的文學成就超卓,與李夢陽等人並列為明代「前七子」。王廷相博學多思,對天文、音律、生物學等人文及自然科學均有所涉獵,令他的思想頗具唯物主義色彩。由於篇幅所限,本文只集中介紹他的氣本論,其宇宙觀、人性論、無神論則留待將來深入探討。

 

王廷相生平

 

王廷相生於成化十年(公元一四七四年) ,弘治十五年(公元一五零二年)殿試中進士,展開其四十多年的政治與治學生涯。明武宗正德年間(公元一五零六年至公元一五二一年),王廷相由於反對宦官專權,為大太監劉瑾、平川鎮守太監廖鏜所不容,故一直在地方任職,歷任毫州判官、高淳與寧國兩縣知縣、松江府同知、山東提學副使、湖廣按察使、山東布政使司右布政。明世宗嘉靖初年朝廷打擊宦官,王廷相得以內調中央,歷任右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南京兵部尚書。嘉靖中葉自南京調回任左都御史,另加太子少保、太子太保銜。此時政壇正面臨權相嚴嵩專政,封鎖言路,而世宗迷信道教,不臨朝理政,避居西苑静修,以求長生不老。王廷相與嚴嵩抗爭,並抨擊時政、鄙風。嘉靖二十一年(公元一五四二年)因受勳臣郭勛一案牽連,遭革職為民,回鄉定居。嘉靖二十三年(公元一五四四年)去世,享年七十。穆宗陸慶初年,下詔為其恢復名譽與官職,贈銜少保,賜諡「肅敏」。

 

明武宗畫像

正德、嘉靖兩朝的政治與社會環境

在前一節介紹王廷相生平時,已略提及當時的政治環境。正德一朝宦官專權,劉瑾、張永、谷大用等太監利用明代特設的特務機關東廠與錦衣衞(當時亦另設西廠與內行廠)打擊異己,又以內廷機構司禮監代表皇帝發施號令,時人稱劉、張等人為「八虎」。

 

正德一朝內憂外患頻生,內有劉六、劉七農民起義、安化王及寧王兩位宗室先後發動叛亂,外有蒙古韃靼小王子侵佔擾。雖然上述軍事叛亂均被成功平定,但背後的問題宦官專政卻未能即時解決。如劉六、劉七起事乃源於太監劉瑾家人對其的誣告,安化王叛亂乃源自地方士兵對劉瑾設立的新税不滿。即使在平定安化王後,大臣楊一清與太監張永合作,策動朝臣彈劾劉瑾並將其打倒,宦官專政亦無法告終。武宗依舊寵信宦官,武將江彬等人亦相繼得寵。

 

明武宗愛好玩樂,在宫外另設「豹房」,又以打仗為借口四處巡幸,前往宣府、南京等地,且對於朝廷重臣李東陽、楊廷和等人的勸阻絲毫不理。孝宗弘治年間的中興局面就此葬送。

 

正德十六年(公元一五二一年)三月自南巡歸來不久的武宗病死,無嗣承繼。按照太祖朱元璋的皇明祖訓,堂弟朱厚聰自湖北鍾祥入京繼位,即明世宗。在此期間內閣首輔楊廷和利用頒布遺詔之機,清理弊政,逮捕江彬,裁減冗員,免除賦稅勞役,可謂為嘉靖初年良好政局開局。

 

惟不久中央就陷入「大禮之爭」,世宗與楊廷和為首的中央朝臣就祭祀生父興獻王朱祐杬一事爆發衝突,世宗以自己奉武宗遺詔入京即位,並非成為孝宗嗣子,要求尊崇生父為皇帝。楊廷和等人援古作例,加以反對。爭議經歷三年多,以大臣失敗告終,世宗下詔追尊生父為皇帝,為生母皇太后蔣氏上尊號,之後更將其父神主升祔太廟,定其陵名為顯陵。此乃明朝皇權與相權相爭之一例。

 

在「大禮之爭」支持世宗的大臣張璁、桂萼、楊一清先後入京輔政,協助革除地方鎮守太監制度、廢除外戚封爵世襲,寬以治民、減輕賦役,勘查皇室莊園和勛戚莊園,一度令國家中興。惟因世宗沉迷道教,不臨朝視事,首輔勢力大增。當中嚴嵩任職最久,接近二十年,二十年間他專以陷害內外大臣、招權納賄為己任,以致夏言、楊繼盛被冤殺,倭寇入侵東南,兵變頻生,更發生過「庚戍之變」。直至嘉靖四十一年(公元一五四二年)為徐階所設計而倒台,此時距離王廷相去世已有十八載。

 

總結以言,正、嘉兩朝政治外表太平,內裡卻腐朽不堪,權宦、權臣相繼用事危害朝政,幸有李東陽、楊廷和、徐階之輩,局面尚能受控,才能避免大型民變爆發,也就為日後張居正改革提供契機。而正是在這一充滿矛盾不安的政治與社會環境,竟然同時產生了以王陽明為首的心學、羅欽順的氣學,以及王廷相的唯物之學三個流派,令一時間學風大盛。

 

王廷相集

王廷相如何看待理與氣的關係?

明代思想家非常看重「理」的根源,陽明吸收象山心學,言「心外無理」、「心即理」,王廷相則取材北宋張載的「太虛即氣」的氣本論,批評程朱理學所提倡的理本論,視氣為理之載體與根源。

 

王廷相認為萬物均由元氣產生形成,在一切未成之前的宇宙充滿著物質元氣。元氣自身乃渾淪無間的原始物質,包含創造萬物的生機。因著元氣裡陰、陽二氣的矛盾運動,天地萬物才得以生成。在元氣之前、之上均無物或理的存在,因此元氣為宇宙萬物的根基、本源,充當宇宙統一基礎,亦成為萬物主宰,從而否定宋儒「理先氣後」,肯定物質自身作萬物根本和主導。他承襲張載的說法,認為元氣廣大無限、太初就有、並無終始、無所不包,一切有形無形均由元氣變化而成。

 

對王廷相以言,理為氣所承載,非獨立存在,即無形體跡象,亦無動靜運動。故此氣與理就有如耳朵與聆聽能力的關係,有耳才能聽。在王廷相眼中,氣是唯一實體,而理只是氣的規律、條理與秩序

 

王廷相認為理和氣一樣均會變化,而非像宋儒所言的「理無變化」。理、規律只是變化裡的恆常,充滿穩定,它自身並非永久不變。整個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現象均處在永恆變化,人類社會的「理」必然隨時代而變改。

 

用王廷相在著作〈雅述〉的話說,便是「天地間萬形皆有敝,惟理獨不朽,此殆類癡言也。理無形質,安得而朽?以其情實論之,揖讓之後為放伐,放伐之後為篡奪,井田壞而阡陌成,封建罷而郡縣設。行於前者不能行於後,定於古者不能定於今,理因時致宜,逝者皆芻狗矣,不亦朽敝乎哉。」即事物的規律取決於其自身的物質存在條件,規律即物質過程的規律,當及其條件生變,規律的內容也相應生變,故不能視世上一切規律為永恆定律,而應採取一種變化的辯證理解。套入去人類社會,社會中的各項原則非一成不變,而是變化頻仍,不同時代各有相異的規範與原則,故理乃因時制宜而非絕對。

 

由於氣有變化,理亦會隨之變化,且呈現明顯差異,王廷相說:「天地之間,一氣生生,而常,而變,萬有不齊。故氣一則理一,氣萬則理萬。世儒專言理一而遺理萬,偏矣。天有天之理,地有地之理,人有人之理,物有物之理,幽有幽之理,明有明之理,各各差别。統而言之,皆氣之化,大德敦厚,本始一源也。分而言之,氣有百昌,小德川流,各正性命也。」

 

上述之言指出天地萬物皆由一氣所生,此「氣」既是統一又有差別。由於氣化的過程不同,衍生眾多不同事物,縱使這些事物均源由同一「氣」,但它們(如天、地、人、物)各有其構成方式與條理秩序。王廷相這就直接反對了程朱理學強調的理的統一性、普遍性,並點出程朱一系把宇宙自然法則比附人類社會道德規範是有問題。王廷相主張既然氣的變化是萬殊的,理作為氣的條理、規律,其變化亦無可否認是萬殊的。

 

朱子講「理一分殊」,雖則他承認具體事物的理有所不同,但統一才是首要。人的知識需要通過格物窮理,從差別的萬理提升至統一的「一理」,此「一理」即至善之原理。朱子提出的方向,是要求人的知識趨向至高的至善之理。

 

但王廷相提出的方向,人的知識應趨向具體事物,注意事物裡的規律。此方向是重視具體、重視分殊、重視差別的方法原則,極具自然科學色彩,這當然和他從事自然科學研究有關,並為日後明末興起的實學思潮提供了一方法論基礎。

 

參考書籍

陳來:《宋明理學》,台北:允晨文化實業有限公司,2013年。

容肇祖:《中國歷代思想史(五).明代卷》,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明)王廷相著,王孝魚點校:〈雅述〉下篇,《王廷相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