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家︰人生永遠追逐著幻光 (02/05)

撰文:胡雅雯
出版:更新:

作者 | 釋仁

 

據說1930年,有一個年輕人投考山東大學的前身國立青島大學。考官給了年輕人兩道題目︰一為《你為什麼投考青島大學?》;二為《雜感》,結果這個年輕人把兩道題目都做完。他在答題紙上,大筆一揮,寫下了自己的雜感──

 

人生永遠追逐著幻光,但誰把幻光看作幻光,誰便沉入了無底的苦海。

 

雖然這位年輕人在數學考試中「肥佬」,不過他非常幸運,因為他那首《雜感》獲得考試官好評,所以最後仍能被破格取錄。

這個年輕人是中國現代詩人臧克家,而那位考試官就是中國著名的詩人聞一多先生。聞一多非常賞識臧克家,開學第一天就把臧克家喚到自己的辦公室,表示自己在臧克家身上看到了中國詩壇的新希望。此後,臧克家就成為了聞一多的高足,經常出入於老師的辦公室和家中。聞一多對臧克家的賞識,遠不止於給予口頭上的讚譽,更體現在他身體力行,幫助當時仍名不經傳的臧克家出版自己的詩集《烙印》。

 

臧克家《烙印》

 

後來聞一多被刺身亡,臧克家對此悲痛萬分,把自己那首獻給魯迅先生的名詩《有的人》,轉獻給老師聞一多:「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之後又寫下了《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這篇文章曾經獲選為學校教材。

 

素樸精煉而緊扣現實

臧克家的詩作的句子非常簡短,用字極為精煉、傳神。他曾經表示精煉就是使語言表現詩人的思想情感,到了恰到好處的程度。多一節就太多,少一節就太少;多一句不成,少一句不成;多一個字不好,減一個字也不好。最後達到,調換一個字都會使詩句減色的地步。詩人應該要以經濟的字句表現容量較大的思想內容,這是詩歌的重要特點。他經常成為了思考詩作的遣詞用字,會花上半天時間。最極端的一次是他為了八句詩,整整琢磨了一年。臧克家在詩歌創作上取得的成就在抒情短詩方面,他自己也有表示︰我喜歡短的抒情詩。對於自己的作品,也覺得短的較勝於長的。

 

 

不過人們決不能因此就斷言臧克家是一位形式主義者,只重視僵死的形式而缺少對現實的關注。事實上,其時中國先後經歷辛亥革命、國民政府成立、國民黨北伐、國共內戰、五四運動等大事件,中國國內一片混亂,臧克家本人不可能對此沒有絲毫感知。其實臧克家對於現實的關注不比當時的騷人墨客少,他甚至被人認為是「農民詩人」,寫下了不少反映農民生活艱苦的不朽詩作。例如《三代》這首詩:

 

孩子在土裡洗澡;爸爸在土裡流汗;爺爺在土裡埋葬。

 

這首詩非常簡短,毫不做作而又真實地描繪了一個農民家裡三代人的生活狀態。另外,詩中隱約顯現出一個循環往復的意象,真切反映了當時大部分貧困農民及其後代的難以打破的輪迴困境。農民因為政治經濟等因素的影響,指望在這輩子要擺脫貧窮已經不可能,而如果社會遲遲未能安定和實行變革,他們的後代只會踏上和自己一樣的悲慘道路。

 

生命的詩篇

說到文學的現實主義,很多人都知道它強調詩人的詩作應該要嚴格地忠於和反映現實,不過問題遠非如此簡單,因為按這個說法,詩人和一部照相機又有什麼分別呢?對於這個現實主義的難題,臧克家有自己的看法:他首先指出,詩人的親身經歷是一個不可逾越的範圍,如果詩人越出了它,讀者就會嫌它是不真實。

如果他說到這裡就停下來的話,那他就和普遍的現實主義詩人無甚區別,臧克家接下來表示︰但說「我生活」是不夠的,必須用生命的力量去擁抱它,用生命的熱度去溫暖它,用感覺的偉大去反映它,⋯⋯不但反映出已有的,它還能使未有的或已然的成形或再現。因此,臧克家的詩學理念非常奇異——既努力把在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事物反映出來,又要把在現實生活中已然存在,但尚未成形的,給展現出來。

 

 

《01哲學》,哲學入門,深入淺出,更好地理解,更好的邏輯。
立即下載《香港01》App:https://hk01.app.link/cTGh7iIcx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