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癌「救命藥」納入醫保降價後缺貨 病人轉投黑市買貴貨

撰文:鄭子健
出版:更新:

中新社6月10日報道,近日有多家內地媒體報道,有乳腺癌「救命藥」之稱的赫賽汀自去年納入醫保之後,在全國多地出現缺貨狀態,主因為藥店及廠家「缺乏利潤空間」。
據知去年內地人社部與醫藥企業談判,成果為有36種藥品納入醫保藥品目錄並降價,平均降幅達到44%,其中15款西藥是腫瘤治療藥,涵蓋肺癌、胃癌、乳腺癌、結直腸癌、淋巴瘤、骨髓瘤等。

治癌「救命藥」納入醫保降價後缺貨,病人轉投黑市買貴貨。(視覺中國)

例如赫賽汀國內市價原本約為每單位24500元(人民幣.下同),一個療程約四五十萬元,經人社保談判後降至每單位7600元,降幅約為70%,結果由於使用的患者人數劇增,全國供不應求。

另一方面,中新社稱由於降價後利潤微薄,很多藥店都拒賣藥效更好的廉價藥,甚廠家自身亦常以原料缺乏或暫不生產為由,推薦利潤更豐厚的替代藥。如常見胃藥「乾酵母片」僅為0.9元經已幾近絕跡,店員推薦的多為售價在15元以上藥品,其中 「乳酸菌素片」批發價僅為5元,售價卻為28元。

很多「降價死」藥品實為「假死」

與此同時,業界人士透露,很多「降價死」藥品實為「假死」,廠商換包裝、改劑型、變規格、造新名後重新報價。當中手法包括:原來的每瓶100片的大包裝,換成每板10片的鋁塑裝;原來的粉劑改成片劑、針劑、膠囊、緩釋片;每片含有效成分150毫克的變為50毫克、1克。中新社稱藥效和成份差別不大,但廠商可乘機提價,淘汰對利薄的品種。

據中新社介紹,近年「藥荒」屢見不鮮,如2013年治療甲亢的「他巴唑」斷貨,2015年心外科用藥「地高辛片」全國斷供,這些首選救命藥多是已納入醫保的低價藥。供不應求下更滋生「黑市交易」,如化療用藥「放線菌素D」納入醫保後,官方定價為10多元,一個療程僅需10餘支,但在藥品斷供的情況下,國外替代藥一支近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