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粉紅崛起】習近平為甚麼反覆強調「文化自信」

撰文:吳婷
出版:更新:

不久前,內地微信朋友圈一篇文章熱傳,標題就很有反轉色彩——《我是如何從愛國到不愛國再到愛國的》,內在的邏輯頗有點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意味。按照作者的解釋,第一階段之愛國,不需要理由,是盲目的,隨大流的;第二階段之不愛國,是看到了這個國家在成長過程中的問題,甚至是災難,有了懷疑,變得不滿;而第三階段之愛國,是將這些苦難和問題放在了既定歷史情境中,也看到了支撐這個國家一直走下去的內生動力,以及源源不斷的文化底藴。
經過此番作用,作者總結道:為甚麼我們這樣的人會愛這個國家,可能是因為太痴迷於她延綿不絕的中華文明和傳統文化了。

隨着中國的不斷崛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從文化和文明中尋找發展的密碼。(Getty)

小到個人,大到國家,文化的力量的確不容小覷。這也是為什麼習近平在「三個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之後再增不上「文化自信」。用習近平自己的話來說,「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古往今來,中華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響,不是靠窮兵黷武,不是靠對外擴張,而是靠中華文化的強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我們說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剛剛結束的中共四中全會,也突出強調了文化的重要性,用公報中的話說,「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廣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厚支撐。」

不消說,中國經由改革開放取得了經濟上令世界矚目的成就,但相較於經濟增長、軍事實力等硬實力,軟實力總是顯得孱弱不堪。習近平反覆強調「文化自信」,從積極的層面來看是意識到了文化之於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性,但從另外一個悲觀和消極的角度來理解,則是當前中國還不夠自信,至少距離真正的文化自信還很遠。

為何擁有悠久歷史和延綿不斷文明的大國,中國在文化層面卻始終真正自信不起來?這就不得不提到中國文化在面對西方文化刺激和衝擊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晚明萬曆年間到乾隆年間約三百年,這是中國對西方文化的最初接觸與學習。因為西學剛剛以不同形式和渠道傳入中國,中國一方在慢慢適合和吸收,西學一方也相對平和地擴展影響,所以此一階段被稱為「兩大文明之間文化聯繫的最高範例」、「中西關係史上一段最令人陶醉的時期」。

到了第二階段,也就是晚清到新中國成立,在西方堅船利炮的衝擊下,中國被迫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彼時救亡圖存的部分中國知識分子將中國軟弱的根由歸因於文化,1919年的新文化運動,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爆發的,而新文化運動的旗手胡適、陳序經等人,面對滿目瘡痍的中國提出了「全盤西化」,為的是以休克療法來改變中國的現狀。可以說,正是此一階段的「屈辱歷史」,中國被一次又一次地打得趴下了,包括文化上的自我懷疑直至被逼到牆角的徹底揚棄,種下了「因」,才有了今天文化不自信的「果」。

中國文化學者金耀基在《中國政治與文化》一書中即寫道,清之前,亡國之嚴重性遠不如亡天下,亡天下即是亡文化,故儒生可忍亡國之痛,但決不能見文化之亡。蓋中國之所以為中國乃因中國的文化。十九世紀末葉以後,在世界民族國家競爭中,中國知識分子為了保民族、保國家已不再措意於中國文化之亡。五四以來知識分子全面反文化傳統,所求者正為了新中國之出現。這種把民族國家置放在文化傳統之上的態度,在國史上是一大變。

新中國成立到今天,中西文化的關係也進入了第三階段。不同於第一階段的相對平和,也不同於第二階段的激烈對撞,此一階段中國面對西方文化表現得兩極化,有時候過於自大,有時候又過於自卑,自大源於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而自卑則是近現代中國文化確實遭遇了近乎毀滅的打擊。正如我們此前在《中國崛起究竟是如何發生的》一文中所說的,在經歷過毛澤東時代政治上的崛起和鄧小平時代經濟上的崛起之後,習近平更多意欲喚醒的,是中國民眾心態的崛起,或者更準確地說,是中華文明的崛起。中國百年的歷史,是連續的而非斷裂的,而且這沉甸甸的歷史背後,一個更不容忽視的底藴是中國的固有文明,這才是一切的基礎與起點。

事實上,經過毛時代的十年文革以及鄧時代的六四風波,進入到習近平時代,今天中國越來越多人選擇從中國的固有文化和中華文明中找尋發展的基因和密碼。(資料圖片)

事實上,經過毛時代的十年文革以及鄧時代的六四風波,進入到習近平時代,今天中國越來越多人選擇從中國的固有文化和中華文明中找尋發展的基因和密碼。對小粉紅一代來說,他們充分享受了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紅利,全然沒有父輩們對過往苦難的記憶,也沒有覺得「西方的月亮比東方圓」,反倒在物質充裕的前提下,眼見着中國一天天蒸蒸日上,西方的吸引力越來越下降,對中國道路和中國模式的認可越來越高。也因此,在面對西方一如既往的批評和衝擊時,看上去自信而坦然。

當然,不得不說,很多小粉紅對於中國文化的理解,多數是從更容易接受的層面切入的,比如《甄嬛傳》、《延禧攻略》等古裝劇引發的年輕人對於宮廷文化的追捧,故宮文創以及國貨潮在年輕人群體中成為一種時尚,等等。也正是因為這樣,很多知識分子會因此批判,小粉紅對中國文化的理解流於表面,他們的愛國也不過是盲目的「突然愛國」,一旦官方因為現實政治需要進行一定的動員,這股愛國主義便很容易走向極端民族主義甚至是排外主義。從中日釣魚島爭端時的打砸日系車,到中韓因薩德風波鬧得不可開交時的抵制樂天,不都是一開始高舉着愛國主義的大旗,最終卻走向民粹主義和排外主義的嗎?

其實隨着時代的發展,以及年輕群體自身經歷和見識的增長,小粉紅世代已經不是剛開始定義的那些人,更多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年輕人也開始成為這個群體的一份子。知識分子之批駁,往往鎖定於一部分「頭腦發熱者」,而忽略了這個群體已經成為一個不可阻擋的新世代,而在這個世代中,不只是有那些容易被煽動走向極端民族主義的人,也有為數之眾的精英。

最終將視角轉向港台,當前港台年輕人對中國的認同感跌落谷底,其實從本質上看是文化認同出了問題,認同感從來不是從認同某個政黨開始的,文化才是最好的切口。有朝一日隨着國力的昌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文化真的自信起來,港台的認同問題或將因此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