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5300年】河南考古發現「河洛古國」 或是黃帝時代都邑

撰文:葉琪
出版:更新:

河南鄭州文物考古研究院日前宣布對位於河南鞏義河洛鎮雙槐樹遺址的考古工作,取得階段性重大考古成果。
經考古勘探發掘和科學測年確認,雙槐樹遺址是一處距今5300年前後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遺址。由於雙槐樹遺址位於河洛中心區域,專家建議命名為「河洛古國」,並且不排除是黃帝時代的都邑所在。
據了解,雙槐樹遺址是迄今為止在黃河流域仰韶文化中晚期,即被認為是中華文明形成初期,所發現規格最高,並且具有都邑性質的中心聚落。

雙槐樹遺址。(中新社)
+1

雙槐樹遺址東西長約1500米,南北寬約780米,殘存面積達117萬平方米。雙槐樹遺址有不少重大考古發現,包括有仰韶文化中晚階段三重大型環壕、具有最早甕城結構的圍墻、封閉式排狀布局的大型中心居址、大型夯土基址、採用版築法夯築而成的大型連片塊狀夯土遺跡、三處共1700多座經過嚴格規劃的大型公共墓地、三處夯土祭祀臺遺跡、圍繞中心夯土祭台周邊的大型墓葬、與重要人物居住的大型建築融合,並用9個陶罐模擬的北斗九星天文遺跡、與絲綢起源有重要關聯的最早家蠶牙雕藝術品、20多個人祭或動物祭的禮祀遺跡,以及有制陶作坊區、儲水區、道路系統等。遺址更有出土一大批仰韶文化時期豐富的文化遺物。

其中在大型中心居址區,考古人員發現有4排帶有巷道的大型房址,最特別是在第二排中間的房址「F12」,在前方發現用9個陶罐擺放的北斗九星圖案遺跡,並且在建築中心發現有一隻首向南並朝著門道的完整麋鹿,位置在北斗九星上端,北極附近。三重環壕組成的嚴密防禦設施,在仰韶文化中晚階段繁榮時期共存,連同融合北斗九星圖案的重要建築等遺跡,表明雙槐樹人在聚落布局中高度重視禮儀化設計思維,可能並已有較為成熟的「天地之中」宇宙觀。

遺址內用陶罐模擬的北斗九星天文遺跡。(新華社)
青台遺址的北斗九星遺跡。(新華每日電訊)

考古人員指,雙槐樹遺址與附近青台遺址的北斗九星大型遺跡及有關建築,既是科學性質的天文遺跡,也明顯具有特殊的人文含義。高等級的人文與天文遺跡融合現象,相信是古代文明高度重視承天之命特徵的早期典型代表。

此外,雙槐樹遺址有出土有中國最早的骨質蠶雕藝術品,是一條正在吐絲的家蠶形象,與青台遺址、汪溝村等周邊同時期遺址出土的迄今最早絲綢實物,實證距今5300年前後黃河中遊地區的先民,已經有從事養蠶繅絲。考古人員認為,中華文明的一個典型特徵就是農桑文明、絲帛文明,位於黃河流域中心以雙槐樹遺址為首的聚落群,是目前發現的中國農桑文明發展史上時代最早的代表。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