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區大館活化 保育創新兩難全?

撰文:何桂嬋 雷安琪 黃沛鵬 仲欐因 邱汛瑜
出版:更新:

作為香港最大型的活化項目的大館,集中區警署、前中央裁判司署和域多利監獄於一身的中區警署建築群,保育計劃一直備受各界關注,當中最引人注目的,除了是現行古蹟的保育之外,莫過於在本來已經相當密集的建築群之中,再加建的兩座美術館及綜藝館。雖然未正式開放,但前監獄的高牆,再也擋不住在工地內橫空出世的巨大格狀黑色盒子。
攝影:曾梓洋、黃寶瑩、馬熙烈、謝浩然
插圖:加菲

中區警署建築群經過近10年時間討論和興建,工程終進入白熱化階段。

大館這兩座「黑盒」,分別是奧卑利美術館及亞畢諾綜藝館,正是由馬會委託、曾負責北京鳥巢體育館、M+美術館等大型項目的國際知名建築公司Herzog & de Meuron(HdM)所操刀,先從實用角度着眼,前者將與F倉相連,於一樓和三樓提供展覽空間,二樓為餐廳,後者則着重硬件配套,與D、E座相連,設有蓋戶外觀眾席,及用作機電設備機房及區域供冷系統,免除在每棟歷史建築物加裝機電裝置的需要。至於外在面貌,網上言論群起攻之,網民直斥「好突兀」、「好似腫瘤」、「放過歷史」,甚至「受輻射異變而生出來的異物」等負面言論,大量主觀印象在網上世界流傳,卻沒有思考我們的城市是否需要這樣的建築;同時,對新舊融合的保育處理方式,亦執意拒絕,一面倒的誅伐,深入探討下,事情未必是想像般的單一面向。

新的美術館外牆上的鋁片呈方塊狀,跟原有建築物的磚牆形成對比。
從建築設計可見,HdM在被保留的17座建築物中,再加插兩座新大樓,用作當代美術館及綜藝館。綜藝館原址本是舊建築群中保育價值較低的洗衣場。

建築形態上,大館的奧卑利美術館和亞畢諾綜藝館兩者都採用盒形設計,樓高25米,以符合建築群橫向發展的特性,兩者的立面都是砌成磚狀的鋁片,呼應原有建築物磚和石牆的形狀,建築師兼古物諮詢委員會成員林中偉補充:「選擇鋁為物料,易於製造、控制和拆除,即使他朝有一日需要拆除,也可在無損原有建築的情況下將之拆卸、還原。」其新物料的應用和體積,在原有建築群中,無疑顯得鶴立雞群,似在向外界宣示其為古蹟注入新用途的角色。

集警署、監獄和裁判司署於一身的前中區警署建築群,被高高的石牆圍住。

HdM的網頁上解釋,黑盒雖然看似密封,但採光方面也依據空間功能作調整,如在畫廊、電機房等無需透光的樓層採用實心外牆,而門廳、公共交滙處等等則以孔狀立面代替,提供自然光和景觀,總括而言,兩座大樓共有約50%的開放式立面。假如你認為這兩個巨型盒子浮誇的話,那麼你應該慶幸HdM原本的玻璃竹棚方案被推倒。原本提交的設計方案,是在建築群的後方設一個高約160米的玻璃竹棚,不少人認為該方案雖不失為大膽、創新且可觀,卻因設計過於誇張,破壞原有建築群的歷史感而遭民間反對,在公眾諮詢後被拉倒。

大館中的樹木也有故事。據說,廣場中的芒果樹只要開花,就會有人升職,故有「升職芒果樹」之稱。

大館官方網站的新聞資料和其他相關消息透露,這華麗竹棚的建議之前,馬會並未有聘請熟悉藝術管理的人跟建築師溝通(當代藝術專家及博物館館長David Elliott於2010年獲委聘擔任為項目的藝術顧問,而資深當代藝術場館行政管理人Euan Upston於2014年才上任大館總監),甚至還未進行詳細的古蹟考古報告,因此當日馬會到底為HdM開出什麼指引、為何挑選他們進行設計等仍待有關當局解答,而現有方案拍板前亦因未有再向公眾諮詢而遭批評。但無論如何,現行方案於處理保育與創新的問題上,明顯小心多了。

保育不是復古,也不是修補,假如是修補舊建築,必然要依足原形,但要是活化,便是將之起死回生。
建築師 林中偉
除了新增兩個建築物外,政府也批准興建連接中區至半山行人自動扶梯和大館的露天行人天橋,但被民間批評破壞大館景觀。

從藝術文化發展的角度,在M+美術館一再延期時,大館的兩座藝文大樓更顯其角色的重要性。從過往的保育經驗,牛棚杳無人煙有如死城,PMQ則過分倚重商場發展模式,的確教人對文化保育方針徹底地失望,那文化藝術界對大館又有何期望?

想知道文化藝術界對大館的看法與你的看法有什麼相同或不同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