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拉蒙古搞稀土外交 內媒:蒙古經濟依賴中國

撰文:佟珉
出版:更新:

內地媒體指出,蒙古對外來資金的渴求,讓特朗普看到了實施其稀土外交戰略的可能性。不過,可能性並不代表可行性。

對於特朗普(Donald Trump)與到訪的蒙古總統哈勒特馬·巴特圖勒嘎(Khaltmaa Battulga)討論共建自貿區議題,以及美國在蒙古投資建設稀土礦產等問題。《新京報》發文指出,指出,蒙古對外來資金的渴求,讓特朗普看到了實施其稀土外交戰略的可能性。不過,可能性並不代表可行性。

雖然蒙古稀土沒有形成產能,但已探明的稀土礦產資源高達3,100萬噸,僅次於中國的6,588萬噸,是全球稀土儲量第二大國,佔全球已探明稀土資源量的20%。

文章認為,特朗普政府在蒙古推行稀土戰略不會順暢的原因,是蒙古的經濟更依賴於中國。

文章指出,蒙古沒有出海口,陸空運輸也需要依賴國際航線。即使蒙古在美國資金和技術援助下開發了稀土礦藏,也提煉出了稀土,但勢必需要通過轉口才能運送出去。

特朗普(左)7月31日會見到訪美國的哈勒特馬·巴特圖勒嘎(Khaltmaa Battulga)。(路透)

這意味著蒙古稀土產品的成本肯定高過國際平均水平,在國際市場上不會有競爭力。就算美國從戰略角度出發願意溢價包銷,也不會持久。任何政治性變動,都可能讓蒙古稀土礦產再度變成包袱。

更重要的是,目前中國幾乎是蒙古外貿的唯一市場。蒙古的對外貿易產品90%被中國吸納,中國是蒙古最主要的貿易夥伴,沒有之一。此外,對於解決蒙古外債問題,中國也是出力最大的國家。蒙古從外部獲得的援助資金,三分之一以上來自中國。

雖然蒙古目前存在一些對過度依賴中國市場表示擔心的聲音,但從外交戰略和經濟利益講,任何理智的政治家都不會把稀土這樣的戰略性資源作為賭注,全部押在萬里之外的資本上。

所以,特朗普政府要拉蒙古進稀土聯盟,充其量也就是能形成一些意向共識。字面意義的外交成果是有可能達成的,距離實際意義上的操作,恐怕還遠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