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紀錄片《十二夜》關注流浪動物 結紮與不放養做個盡責任主人

撰文:台灣動物新聞網
出版:更新:

關心動物的你一定知道《十二夜》這部台灣紀錄片,2013年底上映的《十二夜》由九把刀監製、Raye執導,帶觀眾進入台灣的收容所一探究竟,不僅帶動社會關注流浪動物問題,更捐出超過2000萬台幣的票房收入,實質增強動保能量。這次,《十二夜2:回到第零天》將帶領觀眾把目光放到收容所外,檢視台灣流浪動物的源頭。

探討流浪動物源頭倡導飼主責任

許多人肯定《十二夜》促使社會思考流浪動物議題,推動台灣邁向更加友善的動物環境,甚至間接促使零撲殺政策,然而,身為導演的Raye卻未因此感到歡喜,零撲殺並沒有解決流浪動物源源不絕的問題,在沒有完整配套措施以及現行動保人力編制不足情況下,只是讓收容所爆滿,仍有許多流浪動物在街頭流浪。因此,在《十二夜2:回到第零天》當中,將帶領觀眾檢視流浪動物問題的源頭,除了重申第一集「領養不棄養」的觀念,更強調「結紮」與「不放養」的主人責任,因為這才是真正能夠從源頭減少流浪動物數量的方式。

「從取得一隻毛孩,牠生命的終結,沒有人告訴飼養者,如何建立主人責任。」導演Raye指出,家犬被放養、沒有結紮,成為流浪動物源源不絕的來源,也使得TNR(捕捉、絕育、放回)的義工永遠都有絕育不完的狗,唯有看見問題的源頭,從主人以及下一代的生命教育做起,「我們才能用一個世代的時間,真正的翻轉台灣面對動物生命的觀念,嘗試找出讓毛孩與人類和睦共同生活的方式。」

更多寵物文章:【「先捕後殺」不是最好 流浪狗也能成為狗醫生】

除了宣導主人責任,《十二夜2》也會將收容所的新面貌呈現在觀眾面前,並對照國外收容的軟硬體設備,比較台灣的收容所這些年來的改變,同時分析那些想要改變卻未成功改變的收容所究竟遇到什麼難題。Raye指出,「零撲殺」後,收容所從一個撲殺的場域轉變為教育功能,這種轉型需要民眾配合,如果民眾不願意接受教育,收容所的角色就無法發揮。

在《十二夜2:回到第零天》當中將強調「結紮」與「不放養」的飼主責任。圖為2016年導演Raye在講座上分享自己對於流浪動物問題的看法。(資料照,何宜/台灣動物新聞網)

更多寵物文章:【台南奇人把鸚鵡養成「會飛的狗狗」 只要吹哨鸚鵡便會乖乖飛回來】

史上贊助人次最高電影集資案

「我在拍攝《十二夜》的時候,其實是帶著憤怒的,我不能接受這裡(收容所)發生的事,但到剪接的時候,已經沒有那種憤怒了。」Raye表示,因為到了剪接的時候,他明白收容所的走向、成敗,關鍵在於社會大眾,因此,唯有每位飼主都瞭解飼主責任,並從下一代的生命教育做起,我們才能期待幾年之後流浪動物的問題會改善。

目前Raye已完成全台40位動保第一線工作人員的田野調查訪談,拍攝計畫除了在台灣拍攝,也希望能將國外動物的收容現況帶到觀眾眼前,並將紀錄片壓製成公播片,寄送給全台國中與高中,作為教師課堂教學使用。

【本文獲「台灣動物新聞網」授權轉載,原文:終止動物流浪 十二夜2募資倒數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