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鄉社團.三】同鄉會早期認受性較高 串連海內外鄉親 

撰文:凌益琛
出版:更新:

人在北角,不難發現舊樓外牆布滿各大小福建同鄉會的招牌,擠迫的舊區容納了數十個同鄉會會址和夾雜幾間庵堂,成了鄉親善信求神拜望的共同空間,承載着閩南人的信仰。究竟初衷為救濟同鄉、聯結鄉情的同鄉社團,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團結起來,在香港社會發出聲音,表達同鄉族群的共同訴求?香港同鄉社團的前世今生,又有着怎樣的故事?

承接上文︰中聯辦助力? 同鄉會增添政治統戰功能

根據《社團條例》(第151章),截至2017年香港有305個同鄉會;而按照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副研究員莊玉惜等,於2018年所著的學術論文《改革開放以來香港客籍社團「再華化」研究》的統計,香港目前已有多達800個同鄉會組織,它們由愛鄉被昇華至愛國組織,肩負着支持特區政府施政和建制陣營參選的政治功能,是中港政府的管治夥伴。在眾多同鄉會中,鄉親的身份認同主要以不同地域劃分,例如廣東、客家、福建、潮州等;若以祖籍與方言分類,本港同鄉會可分為五大群體:廣東幫、潮州幫、福建幫、海南幫及客家幫。

要細數同鄉會的出現,要回溯至抗日戰爭之前。以主要聚居北角的福建幫為例,由於福建以海為鄰,當地人很早便飄洋出海謀生,自1841年香港開埠後,已有福建人來港經商,但當時主要集中在上環,再經香港前往東南亞打工,以印尼、菲律賓和馬來西亞居多;後來旅居香港經商的福建人愈來愈多,至1917年率先有閩籍鄉親創立「旅港福建商會」,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又有人創辦「福建同鄉會」,號召愛國鄉親募捐軍需、支持前線,鼓勵鄉親子弟從戎報國,不斷向內地賑濟會提供援款、物資,接濟因戰火受災的難民,同時也為逃難來港的鄉親提供支援服務;歷經多年戰亂,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內地與境外社團的交往幾乎陷於停頓,鄉土情濃的福建同鄉會索性開辦香港至福州、廈門包機航班及「鼓浪嶼」號客輪航線,組織商貿代表團參加廣州交易會及返鄉團回鄉參觀考察。

同鄉會成立的本意,是為聯誼鄉情。(曾梓洋攝)

北角也從那時開始,聚集了不少移民來港的福建人,擠迫的舊區布滿了大大小小數十個同鄉會會址,當中以福建的社團為主,包括香港福建同鄉會、香港晉江同鄉會、香港福州社團聯會等等。由於當時新來港的福建人言語不通,為了互相照應,他們大多數聚居在新都城大廈、僑冠大廈和美侖大廈等。時至今日,北角春秧街一帶仍有不少福建店舖,也不時會聽到附近的街坊講福建話。滿布福建同鄉會,難怪坊間稱北角為「愛國社區」、「深紅地帶」。

串連海內外鄉親 早期認受性較高

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羅永生認為:「同鄉會最大的存在價值是在上世紀五十、六十年代,因為當時中國未與大部份東南亞國家建立外交關係,很多來到香港的內地新移民只能通過同鄉會與海外親人聯絡,去接濟海外的親人,或者接待他們的親戚來港。」他指出,儘管當時同鄉會不是官方機構,但無論是港英政府、東南亞國家,抑或是西方國家,甚至內地政府,都已經有一種默契,默許同鄉會扮演「接濟同鄉」這一角色。

同鄉社團壯大的緣由,是想建立一股有別於傳統親中政商精英聯盟的社會力量。(高仲明攝)

「例如,菲律賓華僑想回內地的話,要依靠同鄉會投石問路、幫忙安排,才可以回到(內地)。因為他們沒有門路,而且當時中國、港英政府也不會理會,只能靠同鄉會。又例如,福建鄉親的物資轉送及匯錢,也是靠同鄉會,因為當時香港與內地的特殊關係,有通航、通郵。」羅永生說,當時同鄉會在華人社會中擁有較高的認受性,因為它們能發揮聯繫海內外僑胞的作用,但隨着中國社會轉型、尤其到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內地當局逐漸參與國際事務,並與其他國家建立外交關係,也就不需要通過香港的同鄉會作中轉,同鄉會的重要角色亦慢慢被取代了,一度變成只是「聯誼鄉親」、「凝聚新來港者」的團體。

那時的同鄉會,主要通過建義塚、組織春秋公祭、安葬同鄉等形式聯絡家鄉,並建立感情基礎。隨着社團不斷發展,功能也逐漸多樣化,惟其服務對象與服務範圍始終圍繞着以地緣為紐帶的同鄉人士。同鄉會的宗旨多數是「敦睦鄉誼」,致力為鄉親提供實際援助和精神支援,例如排憂解難、職業介紹、金錢接濟、發放帛金、舉辦銀會、互通行情等。稍具規模的同鄉會還會舉辦義學、贈醫施藥等。除此,同鄉會還有買下物業作為會址,提供一個讓人感受故鄉溫情、保護故鄉傳統的場所,精神上支援這些漂泊他鄉的人士。

繼續閱讀︰從聯結鄉情到政治動員 同鄉會是怎樣煉成的?

相關文章︰靠「蛇齋餅糭」連結同鄉社團能助政府穩定施政?

上文節錄自第175期《香港01》周報(2019年8月12日)《從聯結鄉情到政治動員   看香港同鄉社團的前世今生​》。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