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選戰.博評】林鄭政綱四不足——中策組、住屋、教育與金融

撰文:許楨
出版:更新:
從林鄭政綱可見,無論其團隊是否執行力過人,但對於社會脈動,新一代所思所求,環球政經、城市發展的大勢,就欠缺基本的把握力、想像力。此與其資深政務官的工作歷練、知識結構有否必然關係?且看是次特首選舉,有否全面、具深度的辯論了。
許楨

許禎:林鄭執政的三座大山——政改、廿三條、年輕人

林鄭難以擺脫資深政務官的局限,把政府內部行政及決策過程,看成是管治的本體;所謂體系改革,其實也只停留於行政改革的層面。(資料圖片)

筆者認為,林鄭難以擺脫資深政務官的局限,把政府內部行政及決策過程,看成是管治的本體;所謂體系改革,其實也只停留於行政改革的層面。自殖民時代以來,本來香港管治團隊的「大腦」就不多。回歸以後,原來擔任決策中樞的倫敦諸部和研究機關,固然與香港一刀兩斷。如今,格局愈來愈小的中策組,又承擔了其他職能,港府必然進一步「腦萎縮」。

自回歸以來,「中央政策組」構成愈發單一;首席顧問政治立場的鮮明,專業知識卻不足,自然影響其團隊剖析本地、國際問題的視野。本來,中策組的設立,就是希望幫補外派殖民地高官、本地政務人員的不足,使政府保有足夠的深度和闊度,長距離審視香港發展格局,提供方向性意見。

如今,林鄭不只未將中策組原有功能復元,反而為其新添「統籌」之責;使原來的「尚書房」,演變成「軍機處」。就此而言,中策組的倒退,其實代表着港府管治體制的倒退。為繞過普選、廿三條的大山,重回「以吏為師+行政吸納政治」的老路,注定沒有明天。

以行政措施的優化,取代社會政策的內容,在林鄭的政綱中隨處可見。如將地鐵官股股息資助票價,其實是進一步誘使鐵路與地面交通作不公平競爭;最終,只會強化香港唯一鐵路兼土地開發公司——港鐵的壟斷地位。長遠而言,相對於港鐵持續膨脹的固定資產和潛在項目,經營性收益愈發不值一顧。港鐵以資本累積,而非服務改善為本業的偏頗,只會惡化下去。

此外,未補地價居屋、綠置居的社會功能,明顯不在於放寬出租限制;皆因該類業主九成九只有自住單位,且多在500尺上下,可供分租而又業主、租客互不干擾的空間極不足。推動上述物業與「逆按揭安老計劃」配對,最能發揮其「剩餘經濟價值」,才值得來屆政府深入思考。

眼前,港府外匯基金、財政儲備如此豐盈,與其又再開設坐而論道的委員會,不如分設高、中、低風險的主權基金。(資料圖片)

在教育方面,隨著適齡學童減少,人均資源明顯上升,林鄭對大、中、小學作更多財政承諾明顯捉錯用神。連吳克儉都認同,政府針對長者所需,將更多預算留給院舍、醫護而非學校,確實符合人口結構變化,而且此一趨勢無可逆轉。香港教育最欠缺的不是資源,而是資源、制度與標準的整合,尤其是授課體系與考評體系的整合。

只要香港教育事業各個環節,繼續各自為政、令出多門、互相拉扯—缺乏全人教育的標準與方向,取不取消TSA分別都不大。從基礎、專上、持續教育到職業訓練,政務官慣常分餅仔的手法已讓人煩透;需要生涯規劃的不是學生、老師,而是主理教育、欠缺全局觀的行政官僚。

林鄭似乎不甚明白,過去二十年來,政府已為三到二十歲港人提供各式各樣廉宜的教育服務。問題根本不在於不同資源如何在各個環節、場域之間調撥、增撥;而在於接受高成本、長時間教育之後,這個社會不見得為青年事業及人生發展,提供廣闊而多樣化的選擇。從學生、老師到學校,每一位參與者都被持續「衡工量值」,作為公共教育系統主事者、策劃者、施行者的香港政府,卻從未被「衡工量值」。

財務、經濟及金融方面,林鄭仍然標榜香港稅制簡單、低廉;並未指出因為病態高地價政策,港府透過賣地、租金、差餉,收取極重間接稅,而且主要由自住小業主、自營小商戶承擔。所謂「稅務新方向」只為找新稅種,而不是放棄土地財政,明顯搞錯方向。

所謂「金融領導委員會」,與現政府新設的「金發局」並無本質不同。眼前,港府外匯基金、財政儲備如此豐盈,與其又再開設坐而論道的委員會,不如分設高、中、低風險的主權基金。一可在通貨膨脹走高的大勢下持盈保態,避免公共財富縮水。二可推動科技、文創、醫藥等戰略產業成長。三可對沖社會勞動力下降,所造成的稅收萎縮、結構性財赤。

總之,我們不必一竹篙打一船人,斷言所有公務員都無法勝任特首;如筆者就深為林煥光的識見、麥齊光的抱負而折服。然而,從林鄭政綱可見,無論其團隊是否執行力過人,但對於社會脈動,新一代所思所求,環球政經、城市發展的大勢,就欠缺基本的把握力、想像力。此與其資深政務官的工作歷練、知識結構有否必然關係?且看是次特首選舉,有否全面、具深度的辯論了。因此,即便林鄭篤定當選,胡與鬍的入閘,仍然十分必要。就此而言,曾俊華缺席民主思路的特首競選論壇,就讓市民倍感遺憾了。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