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種房屋】誰令香港一樓難求?

撰文:黃巧兒
出版:更新:
除了政府、地產商,香港的房屋到底有否其他的可能呢? (陳素珊插圖)

公屋難爭、居屋難求、私樓天價,香港連續五年榮登全球樓價最難負擔的城市。根據民間團體研究,現時有四千公頃的閒置和短租土地。香港的問題不是沒有土地,而是土地如何分配。除了地產商、政府,市民如何參與呢?荷蘭的佔屋與社會房屋經驗,四成家庭住在民間機構興建的社會房屋,解決當地基層和中產的住屋需要。藉下而上的規劃,重奪房屋的想像,居住不再是商品,也是生而有之的權利。

 

回顧半世紀房屋政策:何時走上不歸路?

蘇屋邨,是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歷史最悠久的公共屋邨之一。(香港房屋委員會)

樓價高企難置業,基層苦候公屋無期,被逼入住環境惡劣的劏房,不同階層的房屋訴求,只因過去的房屋政策乏善可陳。

 

回顧歷史,港英政府提供房屋從來是一種對社會動盪逼不得已的回應,主張由市場或個人解決問題,而非靠政府提供保障。

 

 

戰後-難民大量湧入,加上1953年發生石硤尾寮屋區大火,殖民地政府才介入房屋政策,興建大量公營房屋,以回應居住需求。
七十年代-為改善生活,及提高香港人歸屬感,麥理浩遂提出「十年建屋計劃」及「居者有其屋計劃」。
八十年代-為了減輕政府開支,及增加賣地收入,政府推出「長遠房屋策略」,減少公屋單位供應比例,鼓勵購買私樓。
九十年代-因中英聯合聲明限制土地供應,引起樓市炒賣,樓價不斷飆升,市民難以置業。
1997年-金融風暴,令樓價在幾年內大跌達六成,不少物業淪為「負資產」。
1998至2003年-經濟衰退期,過萬個新建私人樓宇單位遭冷落,政府實施政策解救地產商(限制土地供應、減少公屋興建量、停建及停售居屋、放寬業主收樓重建)。

地產商得救了,然後呢?

根據房委會的資料,截至2015年9月底,最新的公屋申請人數達28.5萬,平均輪候時間為3.6年。不少基層市民在等候期間被逼住進劏房、板間房、棺材房等等,這些單位不單面積狹小,衛生環境欠佳,甚至有嚴重結構安全問題。

 

除了政府、地產商,香港的房屋到底有否其他的可能呢?請留意【第三種房屋】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