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騎樓】香港騎樓夾縫求生 學者估計現存少於100幢

撰文:謝慧心
出版:更新:

常說「有瓦遮頭」是生活的基本需要,走在街上如果遇上突然而來一陣雨,騎樓就成為路人們的「瓦遮頭」。騎樓是香港特色建築,只見於唐樓,建於19世紀後期至1960年代;在城市急速發展下,有學者估計香港現存的「騎樓式唐樓」已經少於100幢,悄悄消失於城市中。

香港騎樓建築,以1920-30年代為全盛時期。(謝慧心攝)

騎樓,顧名思義,就是「騎」在樓宇上的一種建築結構。許多人會將它與露台混淆,其實只有兩隻腳伸出於樓宇前的才是騎樓;沒有腳的,是露台。

但這兩隻腳,可能愈來愈跟不上城市發展的步伐了。香港大學建築學系建築文物保護課程主任李浩然以「絕對是危機」,形容香港「騎樓式唐樓」所面對的現況。「香港的戰前唐樓現在只餘下幾百幢,有騎樓的更少,我估計現存的騎樓式唐樓少於100幢。」

他解釋,許多騎樓的業權是以一整幢為單位,要跟業主洽購業權,相比1960年代之後建成、業主數目可動輒數以十計的現代建築物,可說輕易得多。現時許多騎樓集中於面對重建壓力的九龍城、深水埗一帶,更令這種可一不可再、具時代感的建築,悄悄消失於城市發展的步伐中。

+1

騎樓:第一代發水樓

香港的唐樓,屬於一種下舖上居的店屋(shophouse),英國、新加坡、檳城、澳門及廣州均有同類建築。最早期的香港唐樓因建築物料與技術的限制,連露台都沒有,樓宇背對背密集式興建,加上通風與採光不足,帶來衞生問題。

李浩然表示,踏入20世紀初,建築物料除了磚與木材外,還開始使用鋼筋水泥,其後有3-4層樓高的唐樓出現。「建築地段的使用權,本來只限於建築物的表面範圍內,行人路屬於官地。但當時有人為了爭取更多空間,想出在樓宇前加建延伸結構,底下以兩條柱來承托,就成為了騎樓。」1930年代全面採用鋼筋水泥建築唐樓後,成為騎樓的全盛時期。

明目張膽的佔用官地仍被默許?「當時政府的看法,是認為騎樓可給行人遮蔭避雨,屬於公共服務,加上戰後人口暴增,有住屋需要,所以採取『容忍』的態度,讓業主可以不補地價,興建騎樓。」李浩然說,騎樓堪稱開創了香港私人樓宇的「發水」先河。

在法律夾縫求生的騎樓

這段「法律不外乎人情」的歷史,造就了「可一不可再」的騎樓。他續稱,當時「容忍」的條件是騎樓不能密封,否則便要補地價。但實況是戰後很多人由內地逃難來港,人口暴增,住屋需求殷切,密封騎樓變身「劏房」甚為普遍,「打仗後人人都忙碌,無暇處理這問題」。

翻查歷史文件,李浩然指在1955年,其實曾有議員質疑政府有法不依,任人封閉騎樓,「當年建築署解話,說雖是犯法,但因確有房屋短缺的情況存在,取締唐樓會令政治問題深化,提議不要強迫居民開通騎樓。最終議員接受了這建議。」

「騎樓是很有時代感的建築產品,過了那時代便永遠不會再出現。現在有沒有可能重建騎樓?絕對不可能。起碼法例上不會容許佔用官地。」

根據現時法例,現存的騎樓如需進行會改動建築結構或排污的工程(常見如活化用途),需要入則申請的話,不能用窗密封,必須將騎樓開通。唯一成功獲豁免的例子是位於深水埗、建於1930年代的雷生春。它位於荔枝角道的轉角位置,因行人路寛闊,騎樓空間亦相應寛闊,造成騎樓空間比建築面積還要大的特殊情況。當年要活化為社區中醫保健中心時,發現若把騎樓開通,單靠建築面積不敷應用,最終獲政府豁免,容許以窗密封騎樓,取用其空間。
位於深水埗荔枝角道的雷生春,是唯一獲豁免可密封騎樓的建築。(資料圖片)

廣州騎樓抄襲香港?

坊間時常有個印象,以為騎樓是來自廣州的產物,稱之為「廣州式騎樓」風格。《香港騎樓》一書的作者林蔓莉及王新源則認為,廣州式騎樓普遍被認為於1920年代才出現,但從他們找來的本地騎樓照片可見,香港騎樓群在19世紀末已經普遍存在,最經典是灣仔的和昌大押,書中寫道:「記憶中那座騎樓除了一間和昌大押當舖,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均記雀鳥,迴廊天花掛滿島籠,傳出『吱吱喳喳』的叫聲。」

李浩然指出,若因香港與廣州的騎樓風格相似,便以為香港的騎樓來自廣州,是大錯特錯的觀念,「初步研究指出,廣州式騎樓其實是抄襲自香港。」他解釋1925年至1926年間發生省港大罷工,當時香港有大量三行工人參與,並前往廣州等地做工,估計他們是在當時將香港的騎樓設計與建築技術帶到廣州,並建成大量騎樓,現時仍然保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