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乜諗嘢】一場民間創意運動:拍紀錄片、辦放映會籲港人做自己

撰文:林可欣
出版:更新:

創意一詞抽象虛無,本身有正職的Ron兩年前自發創立「原來我Creativity is Me」,找來一班志同道合的香港人透過製作紀錄片、放映會、體驗活動、互動短片等形式,跟大眾探討何謂創意。
創意一定是具體的新發明或別具一格的作品嗎?在他們的互動網站裏,甫入頁面便浮現一句「你今日點呀?」。Ron說在講求效益的香港,人人營營役役,很少自問今天過得怎樣。他與成員希望港人先關心自己每日怎過,找回自己想做的事,才是創意的起點。

Ron大學修讀法學與經濟學,是主流眼中的「神科」,理應與「創意」沾不上邊,他卻認為創意是改變人生的重要元素,而且是年輕人改變社會的力量來源。此想法說來虛無縹緲,創意究竟如何具體上改變人生,推動社會改變?Ron兩年前決定發起一場創意運動,啟發港人的創意。

他想先開拍一部以創意為題的紀錄片,給年輕人觀看互動。但最初洽詢的幾個獨立導演聽畢題目也眉頭一皺,對此題目一頭無緒。「要把『創意』拍成作品,難度與拍『愛情』、『人生』一樣,很多人都問我其實想拍咩。」Ron說。後來他找到獨立電影人Sharon Yeung。

Ron覺得現今香港人最需要創意,包括思考問題的角度和解決方法。(鄧倩螢攝)

「我冇乜創意㗎喎」

Sharon是土生土長的香港女生,旅居過洛杉磯、北京,擅長紀錄片製作。她提議先訪問幾十個本地大學生,了解他們對創意的看法。一班年輕人坐下討論創意,豈料大部分人都回答自覺無創意。有人直指香港人的創意離不開錢,與金錢利益無關的事物,等於無用,而教育制度、社會重利的價值觀,皆令他們失去創意。

「我們再問下去,發覺這班年輕人不只是在談創意那麼簡單,背後原來牽涉更大的人生課題。他們說着說着講出自己的煩惱,例如因為無錢、家人反對、擔心外界批評等限制,無法實現自己想做的事。」至於如何克服這些限制,很多年輕人卻認為,在香港生活有很多掣肘,他們因此選擇逃避或不解決這些困難。

紀錄片由獨立電影人Sharon Yeung執導、CNEX監製,請來幾十位本地大學生講講他們對創意的看法。(《原來我》紀綠片預告截圖)
+3

拍片記錄6位不願向主流妥協的人

Sharon跟這班大學生討論過後,於是想到紀錄片的主題──實踐創意的方式。她訪問六位在不同界別裏,正努力創造生活的人,請他們分享對創意的看法,以回應那班自覺沒創意的年輕人。在25分鐘的紀錄片中,創業家、空間設計師、發明家、心理學家、瑜珈導師等人,逐步從自己的經歷解釋何謂創意,何解在現今香港如此重要。

環保組織創辦人Ren Wan其中提到,「我出街見到廣告,係咪就要買𠵱樣嘢呢?當社會只需要你買嘢,唔需要諗嘢,你會慢慢認為創意係屬於其他人,而不屬於自己,習慣成為消費者,而非創造者。」她隔着銀幕問觀眾:「當你嘅生活由周遭話你知係點,咁你自己呢?你自己想點呢?」

Ron與Sharon(右起)兩年前開始以創意為題創作,更多成員如Grace(左一)後來陸續加入,他們自言不是一個組織,每次作品皆由不同團隊製作,最多只是一班人。(鄧倩螢攝)

創意是創造新的自己

紀錄片片名《原來我》,希望觀眾看畢尋回自己。Ron認為:「香港是個不鼓勵我們思考自己的地方,社會可能會反對、認定你這樣做無用,但其實尋找自己想做什麼,是人一生的課題。創意就是之後發生的事。」他與成員認為每個香港人本身就有「創意」,很多人卻一直被主流標準牽制。

「在這個事事講效益的社會,所謂的績效表現就是讀書取高分,成為專業人士、搵好工賺大錢,等於成功。但無可能所有人都滿足到社會這些期望,他/她會很痛苦,自覺是失敗者。」Ron舉例,現今社會對好學生的成功標準,是學業成績好、升讀尖子「神科」。「但並非人人都是讀書的材料。發揮『創意』會否是年輕人都另一條出路呢?」

Ron說他們眼中的創意,並非有新發明或好點子,或像美國蘋果公司創辦人Steve Jobs創造蘋果手機。「對我們而言,創意好簡單,不是創造什麼物件,而是一個新的自己。你問自己想怎過生活。」他們想把這訊息帶給最初受訪那班自覺無創意的大學生。

紀錄片名為《原來我》,想觀眾看畢發現自己本來就有創意,「原來我都可以做到呢啲嘢。」(受訪者提供)

辦半百場放映會 讓觀眾尋回自己

後來,他們在中環PMQ、藝術中心、大學等場地免費放映這部創意紀錄片,兩年來已吸引2,500人入場收看。Sharon記得一個女生,有晚特意從葵涌趕到土瓜灣牛棚,再看一次這部「創意」紀錄片。「她說自己當日遇到不如意的事,很需要從紀錄片中得到一些力量支持自己。我覺得好感動,作品已在不同地方放映超過一年,依然持續能給觀眾力量。」

放映會上,每個觀眾都要為自己寫上說話,有人抄下紀錄片中的要點,有人寫着自己想做或想轉變的事,工作人員一年後會將這張卡寄回他們。有家長寫給女兒,提醒自己要放手讓下一代發展;有人發覺自己原來一直害怕又懶惰,希望一年後做到自己想做的事。

「個感動唔係喺段紀錄片,而係原來有咁多人生活其實多姿多彩,有人真係去咗外國追夢,有人轉咗工,有人投身一門興趣等等。聽到很多把聲音加入𠵱場創意運動。」Sharon說。

其中一個紀錄片主角是中大社會科學系院長、心理學家趙志裕教授,他覺得創意應是體會的,亦是創造生命的意義。(黃寶瑩攝)
+4

以創意對抗個人、社會、政治無力感

這創意運動兩年來也漸漸成為一場對抗無力感的運動。Ron說小組討論裏,那班大學生覺得生活上很多事也改變不了,沒有機會、沒有空間可以發揮自己,「其實也是香港人共同面對的處境。」他認為,不論是年輕人向上流、買樓置業,雨傘運動後的政治局面,或每天看畢新聞事件後,都可能充滿無力感。

「不止個人層面,例如你想做設計師,家人想你做公務員,你無法抗衡他們的無力感,還有譬如大家都講環保,但依然見到好多人用膠飲管、不走塑那種無力感,你如何改變到大眾更環保。」他與成員認為,創意可以是做一樣你自己喜歡做的事,或者讓一群人走在一起,發揮自己的力量和熱情,去令這世界變得更好。

每次放映會後,他們皆會請來不同界別的人士分享他們對創意的看法,這天有正生書院校長陳兆焯、獨立音樂場地TNN的負責人及基督教無家者協會的社工(右二起)。(受訪者提供)

拍條片就想改變世界? 

記者追問這些事情如何令世界變得更好?Ron知道一定有許多人會對他們潑冷水,認為發起創意運動、拍片辦活動的作用不大。「不會有一個像耶穌的人出現來打救世人。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我們審視自己究竟在做什麼、想做什麼,我們的circle of influence在哪裡。」

Ron笑說很多港人的願望是升職加人工賺錢,「但我相信更多人諗緊嘅嘢係超越咗錢,去到一個年紀,可能中年,或近來我聽過的『25歲青年危機』,會開始思考自己應該做啲咩。我想更多人搵到屬於自己嘅創意,唔好跟住主流大路隨波逐流。」

他與成員最初也沒想過這場創意活動愈辦愈大,近月甚至在網上推出互動紀錄片,並將於街頭發起交換祝福活動,詳看:互動紀錄片談創意 無家者將觀眾感言化成賀卡 為無味城市獻祝福

Grace在活動中擔任「社會影響經理」的角色,她的工作是什麼,為什麼後來請到更多組織合作?請看下集。(受訪者提供)

《原來我》於12月有一系列活動:

12/15 - 19:00-22:00【Come吹4.0 x #愛自己是】 對不起,標籤你?

12/19 - 19:00-21:30 原來你未定型:衝擊常(規)餐

12/21 - 20:00-21:30  無家者於石硤尾邨向街坊派咭祝福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