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鴿風球】三大因素產生叠加效應 鯉魚門杏花邨難擋大水成澤國

撰文:鄧栢良
出版:更新:

昨日颱風天鴿襲港,本港多處受狂風大水蹂躪,當中尤以鯉魚門及杏花邨災情最為嚴重,海水湧進大量商店、地下停車場被海水淹沒、大批市民受到影響。有地理學家表示,香港適逢天文大潮,加上颱風路線及當地地勢等因素,造成叠加效應,才出現是次嚴重水浸。

小西灣、鯉魚門及將軍澳在地勢上形成一個大漏斗形,加上天鴿「西登」,本港轉吹東至東南風,強颱風將海水由東至西推往大漏斗形的末端(即鯉魚門及杏花邨),故威力較大。

「天文大潮」加上「風暴潮」 水浸機會大增

香港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副教授伍世良表示,今次颱風襲港,鯉魚門及杏花邨受嚴重水浸影響,成因較多。首先,天鴿襲港時本港適逢天文大潮,潮水水位本身已較一般日子為高,很有可能出現海水倒灌,從而引發低窪地區水浸。再者,颱風的強大風力會把海水推向岸邊,而颱風的低氣壓亦會令水位異常上升,造成風暴潮。「天文大潮」,加上颱風天鴿引致的風暴潮,本身已很大機會造成水浸。

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副教授伍世良解釋,極端天氣、颱風路線及地勢種種因素配合,形成叠加效應,才出現是次嚴重水浸。 (香港中文大學網頁圖片)

海口較狹窄 形成叠加效應

另外,地勢問題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伍世良指,因小西灣、鯉魚門及將軍澳在地勢上形成一個大漏斗形,鯉魚門與杏花邨兩地遙遙相對,該處海口較為狹窄。今次颱風天鴿「西登」時,於本港南面掠過,即轉吹東至東南風,強颱風將海水由東至西推往大漏斗形的末端(即鯉魚門及杏花邨),故威力較大。他指,杏花邨原身是白沙灣填海而成,並將該處海灣收窄,「正如粗飲管和幼飲管的去水情況都不同」。由於極端天氣、颱風路線及地勢種種因素配合,形成叠加效應,才出現是次嚴重水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