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校執教廿載 本港首位「最美教師」:學生成功是最大快樂來源

撰文:鄺曉斌
出版:更新:

美麗是甚麼,是外表抑或發自內心的美?內地中央電視台早前舉辦「2017最美教師」選舉,香港紅十字會瑪嘉烈戴麟趾學校老師譚蘊華獲選為十位最美老師之一,是本港首位獲此殊榮的老師。已在該校執教20年的譚蘊華接受訪問時表示,獎項並非推動其醉心教育的原因,學生的成功才是她最大的快樂來源。

現時47歲的譚蘊華(右二),曾在國際學校任教,及後轉到肢體傷殘兒童學校,香港紅十字會瑪嘉烈戴麟趾學校任教,至今已屆20年。(羅君豪攝)
中央電視台早前舉辦「2017最美教師」選舉,香港紅十字會瑪嘉烈戴麟趾學校老師譚蘊華獲選為十位最美老師之一。(紅十字會提供)

現齡47歲的譚蘊華,大學畢業後首4年,曾在國際學校任教,期間曾到港大進修教育課程,其中一個單元是關於特殊學習需要學生;當時的課程導師認為,譚十分適合任教特殊學校,鼓勵她可作嘗試。

因此,譚蘊華便轉到肢體傷殘兒童學校,香港紅十字會瑪嘉烈戴麟趾學校任教,豈料這一「轉」,至今已20年。

譚蘊華表示,雖然特殊學生在肢體上存在缺憾,但他們依然願意付出時間,盡一切能力學習,令她十分鼓舞,以學寫字為例,「寫字對一般人嚟講好容易,但對特殊學生嚟講好困難……學生寫到字畀我睇,我好開心!」

然而在特殊學校的20年教學生涯,並非一帆風順。在2008年時,譚蘊華曾教導一名南亞裔男學生,對方初時對學習中文十分抗拒,但仍然會用盡方法完成家課。在課餘時間,該同學亦十分喜歡與她聊天,並在過時過節分享家鄉傳統食物。

已故學生功課放桌面 鼓勵自己繼續努力

「可惜時間唔等人」,譚蘊華如此慨嘆,全因該名學生在回鄉期間,遇上意外身亡;即使到現在,重提舊事,她亦一度哽咽。她透露,該學生離世後,她用了一段很長的時間收拾,現時會將對方呈交的功課放在桌面;工作至勞累時,會觀看其功課,鼓勵自己繼續努力。

在20年教學生涯,譚蘊華(右二)曾遇上學生因意外離世,需用一段長時間收拾心情。(羅君豪攝)
患有肌肉萎縮症的中五學生摩菲亞在譚蘊華的協助下,獲慈善團體資助出版個人繪本。(羅君豪攝)

走過低潮後,譚蘊華近年積極培養學生,協助他們實現夢想。中五學生摩菲亞在譚的協助下,獲慈善團體資助出版個人繪本。患有肌肉萎縮症的摩菲亞表示,如無譚的協助,便不能出版個人繪本,「我會繼續努力創作,努力報答譚老師。」

譚蘊華:我諗我退唔到休 退休都會繼續做補習

被問及打算何時退休,並未育有子女的譚蘊華笑稱:「我諗我退唔到休,可能退休後都會繼續做補習。」學生的成功,令譚蘊華感到十分開心,她亦將學生當子女般看待。

冀當局提供就業協助

談及特殊學生的困難,她則表示最擔心學生的就業出路,現時在社會就業的特殊學生人數不多,大多只會到庇護工場工作,建議當局應在就業方面提供更多協助。

譚蘊華(右)向記者展示摩菲亞(左)的作品。(羅君豪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