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白內障術後發炎須摘眼球 醫生:傷口3毫米 吹風入眼可中招

撰文:朱韻斐 王潔恩
出版:更新:

將軍澳醫院2個多月內發生3宗白內障切除手術後出現眼內炎,一名老翁更被逼摘除眼球。眼科醫生指,白內障切除手術的傷口僅約2至3毫米,若含菌的空氣吹入眼、手接觸到眼球,都可引起細菌感染,併發症機會少於千分之一。
醫管局總感染控制主任曾艾壯直指事件不尋常,但現時未有證據顯示手術程序或環境出現問題,不排除有關個案的細菌感染來自病人體內。

進行眼科手術時,醫生需要留意感染控制措施。(視覺中國圖片)

該名92歲男病人於本月1日在設於將軍澳醫院的聯網白內障中心,接受右眼白內障手術,手術後,本月5日因右眼出現疼痛及視力下降,經將軍澳醫院急症室轉送至聯合醫院,診斷為眼內炎併發症,在接受抗生素治療後情況繼續惡化,於本月7日須進行緊急摘除眼球手術。化驗眼部樣本發現,證實含肺炎鏈球菌。

香港眼科醫學院院長周伯展表示,現時接近全部白內障手術都以微創方式進行,只會在眼珠上留下約2至3毫米的小傷口,若手術過程中,儀器帶菌就有機會將細菌帶進眼內引起炎症;另外,若病人於手術後用手抹眼、有帶細菌的空氣吹入眼中,亦有機會引發眼內炎併發症。但周伯展強調,白內障切除手術出現併發症的機會少於萬分之一,非常罕見,例如出血、人工晶體移位、眼壓不正常升高、感染等。

若病人未依時滴劑抗生素會增加併發風險

眼科專科醫生葉佩珮則指,白內障切除手術併發細菌性的眼內炎機會約2,000至3,000分之一,仍屬罕見。由於眼球上和眼皮上都有細菌,葉佩珮說,醫生大多會在白內障手術後,向病人處方6至8個星期的滴劑抗生素,若病人未依時滴藥、用手接觸眼晴都會增加受感染機會。

眼科醫學院前院長眼科專科醫生周伯展(資料圖片)

醫管局昨晚發出的新聞稿表示,初步相信有關感染源頭並非由手術室的環境因素造成,而健康人士的鼻及咽喉可帶有肺炎鏈球菌,侵入性肺炎鏈球菌眼內炎併發症一般為內源性,文獻顯示70%眼部感染的病人須摘除眼球。

曾艾壯直指將軍澳醫院的事件「不尋常」。(資料圖片)

醫管局總感染控制主任曾艾壯向《香港01》解釋,很少在環境中檢出肺炎鏈球菌,因為它們在環境的存活率低;肺炎鏈球菌多在人體上呼吸道、鼻咽中出現。他說,很多時候醫院的化驗室化驗痰液時都能發現肺炎鏈球菌,但只要沒有造成感染,多不太理會。高危病人包括長者、兒童和抵抗力較差人士,較易受肺炎鏈球菌,舉例說「痰咳落肺就有機會引起肺炎,入耳有可能引起中耳炎」,而患者於手術後,傷口亦有較高的機會受感染。

曾艾壯直指事件「不尋常」

將軍澳醫院所屬的九龍東醫院聯網,在2011年至2016年的白內障切除手術個案並沒有任何眼內炎併發症個案,惟過去2個多月接連出現3宗眼內炎併發症。曾艾壯指,白內障手術出現眼內炎併發症的機會少於千分之一,直指情況不尋常。曾今日下午已經與將軍澳醫院人員會面,現時未有證據顯示手術程序或環境有明題的問題,惟部份最新檢驗的樣本仍待出爐。

將軍澳醫院日間醫療大樓六樓機房冒煙,未有人受傷。(資料圖片)

出事手術室的空氣含菌量極少

曾艾壯續指,醫管局有手術感染控制標準,以白內障手術正常程序為例,若病人接受手術的位置有感染徵狀,醫生便不會進行手術;術前會先在眼部範圍消毒;術後可能處方預防性質的抗生素。此外,手術室每立方米空氣要控制在少於10顆細菌,而將軍澳醫院今年早前出事手術室中心的空氣樣本,只驗出每立方米1顆細菌,符合標準。安全起見,醫管局暫停出事中心手術6日,做全面調查和清潔。

譚錦添(左)和馮秀珍(右)傍晚表示,初步調查相信有關事件不涉及醫療事故。(王潔恩攝)

九龍東醫院聯網感染控制主任馮秀珍表示,被摘除眼球的病人,是90歲以上並有長期糖尿病,有受感染的高危因素。該病人術後到急症室時,右眼已「含膿」和「爛晒」,院方擔心病人細菌有機會「上腦」而有生命危險,而緊急為他摘除眼球,病人仍於該院治療。馮續指,該院今年另外2宗眼內炎併發症的病人樣本,未驗出細菌,只是非細菌性的輕微發炎,他們已完全康復。

馮秀珍說,初步調查在環境和空氣中都找不到肺炎鏈球菌,相信事件與手術室環境無關;翻查手術錄影帶亦無發現程序出現問題。將軍澳醫院行政總監譚錦添補充,事件不涉及醫療事故或賠償,4月18日會出正式報告。馮秀珍說,一般而言5至10%人士帶肺炎鏈球菌,沒有任何權威機構建議為病人篩查這菌,院方不會考慮這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