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文化.霓虹招牌】 北魏真書.香港人的身分象徵

撰文:王小花
出版:更新:

若然各位昨晚看了《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禮》,會否對那五顏六色的霓虹招牌留下深刻印象?然而,隨著時間推移,港式招牌亦難逃被清拆的命運,當中包括西環森美餐廳、佐敦麥文記麵家等等。過去的歷史與文化是造就未來的基礎,若提到只屬香港人的代表,非港式招牌莫屬,「她」不單是一種歷史記錄、藝術文化產業、更是香港人的精神與身分象徵。

北魏真書

何謂港式招牌?當中最特別的是其「北魏真書」字體。魏晉南北朝時因政權鬥爭而致社會動盪不安,促使文字亦分為南北兩種。北魏的書體以漢隸為主要風格,因其以碑刻之因由,此字體大多正正方方,沒有太多額外的修飾,且筆觸角度非常分明。而南朝則以楷書或正書為主要字體,因此,「北魏真書」就是一種介乎隸書與楷書之間的書體。

書法家區建公先生

然而,能使「北魏真書」真正值入香港這塊土地的是書法家區建公先生,當時大部分店鋪招牌提字都是岀於他手筆,如「奇華餅家」、「公和玻璃鏡器」等。而招牌的製造技術亦早於三十年代引入香港,面對香港經濟快速發展,各行各業如餐廳、戲院、酒吧、夜總會等亦對招牌有大量需求。因此,因距離問題,招牌上「北魏真書」講求的是可閲讀性,其特點為起筆、收筆及轉折點清晰分明,當中「鏞記」二字便能清楚看到「北魏真書」之美學。

除了字體外,招牌外形之設計亦非常港式。何以一個個大小不一的招牌能直立於一幢幢高樓建築,歸因香港當時發展快速,但卻地少人多,這亦造就樓宇直立式向上發展,加上商住混合式大廈流行,為了能於短時間內吸引客人,招牌便是其中方法之一,也解釋了招牌總是五光十色。而招牌外形之頂部稱為「冠」,通常以商店的標誌或圖案為設計,如珠寶商店則以皇冠為圖案。而招牌底部為「柄」,用以書寫商鋪之英文名稱或其他句子。此外,一些招牌亦具不規則形狀,如西環森美餐廳就以牛作為其外形設計,不但具視覺效果,所傳遞的訊息亦直接了當。

蝙蝠與金錢是當舖招牌的圖案代表:下方的圓形代表金錢,中央寫著一個「押」字,上方則倒吊著兩翼展開的蝙蝠,寫著當舖的字號,有「蝠鼠吊金錢」之寓意。

霓虹招牌的字形以單鈎或雙鈎方法屈折的,為了加強視覺效果,更會在中文字體筆畫中加中線或平行線。顏色方面也有各行業之代表色,如醫生招牌是白底黑字,給人一種端莊、踏實及專業之形象;而白底紅字則是一般商户的用色,運用對比色調能於遠距離中對文字信息一目了然。

港式招牌對筆者而言是家的感覺。每次外遊後再回來時,看到形形色色的招牌,就知道我回到最熟悉的地方。筆者很慶幸還能夠看到這些只屬香港的文化遺產。然而,時代變遷,經濟進步、生活水平提升,但卻忘記了最有價值的事與物。如果《獅子山下》是香港之歌,招牌就如香港的名字,一個可讓世界各地都能記起的地方。《獅子山下》的精神在於拼搏,正正記錄著舊香港大興工廠的年代,而港式招牌亦應運而生。因此,招牌不只是一個時代的記錄,更是象徵養活香港每一代人,只要有招牌,就有「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