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香港首個「RoboMaster訓練營」啟發中學生研發機械人

撰文:王玥晨
出版:更新:

攝影:鄭子峰
近年政府積極推動STEM教育,當中包括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四個學科,為了進一步推動這些課程的發展,政府更於上年的施政報告提出每間公營中學會獲得一筆過二十萬的額外津貼,鼓勵學校推行STEM教育。STEM教育雖然能在校園中進行,但為了讓學生在課堂外都能吸收科學知識,香港科技園公司、DJI及香港科技大學便首次舉辦「RoboMaster訓練營」,為學生提供展現創意、體驗科技創造的機會,將STEM教育在校園外延伸。

「今年我們大約收到八十份報名表,最後挑選出四十五位中學生,參與為期兩個月的訓練營。在篩選的過程中,我們主要了解學生是否參與過類似的比賽、設計能力及對機械人比賽的熱誠。」香港科技大學講師梁淑慧博士指「RoboMaster訓練營」無論技術或學習內容的難度都比其他賽事高,學生需要對製作機械人有相當的興趣,願意由淺入深學習,接受不同的挑戰。

推動自主學習

「RoboMaster訓練營」的學生以個人身分參加,期間他們會學習電腦編程、機械人設計、製作3D圖及比賽應戰策略等,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完全擺脫了以往透過學校名義參加賽事,由老師主導過程的傳統模式。訓練期間,同學會接受香港科技大學學生及DJI的工程人員幫助,在他們的指導下完成機械人設計。「目前學習這些技術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只限於課堂上,由導師帶領學員體驗的學習模式成為新趨勢,而且成效很高。這個活動除了啟發學生,也讓我們測試新的學習模式,不斷調較及優化,希望尋找最好的教學方式。」

參加者在比賽中需要在最短時間夾到最多公仔。

訓練營的最後階段是由導師根據學生的專長為他們組隊,參加壓軸機械人挑戰賽。每組隊伍的機械人移動主體會在導師的指導下完成,而機械手臂則需要學生自行發揮創意製作。比賽需要學生在有限時間內鬥快控制機械人夾公仔,再根據每隊夾到的數量計分,經過一輪淘汰賽後,再進行決賽。而壓軸機械人挑戰賽已於四月二十一日完滿結束,並由第七組隊伍贏得冠軍。「我們之前的製作進度較慢,比賽前一晚才通宵砌好機械人,很感謝組員及導師的支持。」勝出組別的成員梁梓賢表示設計一個機械人,需要思考不同的知識層面,從設計到畫圖都要親手做,每一步都要計算精準,整個比賽的經驗十分寶貴。

梁梓賢同學的組別贏得冠軍,他表示參賽的經驗讓他見識更多。
梁梓賢同學與組員合照。
比賽結束後,參賽隊伍與主辦單位拍大合照。

DJI冀以RoboMaster理念培育科技人才

是次活動除了有學界支持,還有業界的推動。由DJI舉辦的RoboMaster每年吸引全球數千名愛好者參加,在青年工程師群體已經享有盛名。DJI在活動中提供各種機械硬件及軟件平台,希望用RoboMaster的理念培育新一代的工程師及機械人專家。其項目總監楊碩表示很高興能將RoboMaster帶到香港,透過與香港科技園公司及香港科技大學的合作,在訓練營培育香港中學生的創意及求知精神。

RoboMaster項目總監楊碩希望訓練營能培育香港中學生的創意及求知精神。

科學園引進RoboMaster比賽

而香港科學園公司作為本地科技發展的推動者,這次成功連繫業界及學界,支持STEM教育。「香港推動STEM投入的資源不算太多,雖然政府開始著力推動,讓STEM教育在學校推行啟發學生,但很多學生擁有基本的理論,卻缺乏親身體驗及自我學習的機會,故我們希望引進RoboMaster,為本地學生提供一個實戰的經驗。」香港科學園公司副總監霍露明博士指出科學園現時有為教師提供STEM教育課程,讓老師增值,配合未來STEM教育的發展。

「RoboMaster訓練營」由香港科技園公司、香港科技大學及DJI合作舉辦。
香港科學園公司副總監霍露明博士指出科學園希望配合STEM教育發展舉辦更多活動。

此外,科學園每年大約會舉行十個與科技或機械人相關的比賽,當中會與不同的機構合作,例如Robocon便是與工程師學會及港台合辦。「由於Robocon的對象主要針對大專生,所以我們上年又設立了Mini Robocon,將Robocon的理念帶給中學生,讓他們可以及早接觸機械人比賽。」霍露明博士表示未來科學園會籌辦一個兩岸四地的機械人比賽,預計有超過一千個學生參加。同時RoboMaster的地區賽也將考慮在香港舉辦,比賽除了將機械人與電競的概念結合,更會加入人工智能的元素,希望可以進一步推動年輕人接獲科技創作,推動STEM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