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藝術】創作者從負面中尋找正面意義

撰文:何阿嵐 陳奉京
出版:更新:

一件物品失去了原有的用途,就成為了垃圾;一個人在別人眼中沒用,也會被當作「垃圾」,甚至有些東西在完成它的「使命」之前,已被冠上了「垃圾」的名,譬如「垃圾食物」。也還有在流行曲的歌詞裏,一個人愛到沒有了尊嚴,就唱出情願「留我做個垃圾」的感慨。垃圾因生產與消費而生,最後又走向毀滅,其文化意涵總是負面的,但當創作者從負面中尋找出它正面的意義,便讓垃圾得以重新獲得了「價值」。
攝影:余俊亮、李孫彤(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武田哲—— 旅居紐約23 年,曾於日英等地舉辦展覽。深 受八十年代的紐約及其文化影響;2010 年回流日本後居於一個鄰近海邊的小鎮;自2011 年311日本大地震後,武田哲重新思考大自然和人類的關係,透過畫作及立體作品發表自己的聲音,也撫慰失去希望的心靈。

從廢物中誕生精靈 武田哲的抽象式垃圾

日本人相信萬物有靈,每件物件上都寄生着精靈,這種泛靈論,令日本人對於世間事物心存忌諱、謙卑。在Art Experience Gallery的《The Sound of Nature》展覽上,看日本藝術家武田哲的作品,不期然聯想到動畫大師宮崎駿《千與千尋》裏的精靈妖怪,特別是被種種由人類製造出來的垃圾、廢物所纏繞的河神,為了擺脫在他身上的垃圾,走進大澡堂內,這些垃圾不單影響了他的行動,甚至影響心智,使之陷入瘋狂的狀態。而武田哲所造之物,或許是一再提醒我們,人類與大自然密不可分的關係。

武田哲在美國旅居二十多年,回到故土不久就發生近半生以來最大、最嚴重的人類災難—311日本大地震。住在沿海地區的他,也開始了每天以禪修的態度,持續到小鎮居所附近的海邊散步,從而創作出與海洋垃圾有關的裝置藝術和畫作。

「每日去海灘散步、踩着海浪是最舒服的時刻,原本大自然給我帶來一種前所未有的寧靜,311之後,我開始每天到海邊撿垃圾,再帶回去創作。我不得不面對那些災難,這令我變得堅強。因為面對那些傷害其實是很痛苦的,因此沒有人願意去面對,但我必須要去面對,借此反思人類的種種問題。」武田哲說。

(上)展覽其中一件立體裝置,與繪畫作品之間有所關連,圖中為作品Chemical Bastard No.5,而左右兩邊為黑白系列《Black Stuff No.8》和《Black Stuff No.7》。 (下)這個黑色球體,如同在深海內的各種物件擠壓而成的混合物。 這個黑色球體,如同在深海內的各種物件擠壓而成的混合物。

猶如有機生命體在擴張

武田哲這次在香港舉辦首次個展,展出其一系列從廢棄物料着手的創作。他從這些廢棄物料中看見了一種溫暖愉悅的美,而所得的養分似乎也漸漸融化在他的作品裏,不論繪畫還是立體作品,其形狀都十分相近。先從以墨水繪畫的《Black Stuff》系列說起,這些畫作都由一團黑色不知名的球體,以及一塊塊石頭圖案所組成。黑色球體加上一個眼球,這隻不知名的生物,看上去很像一隻穿上碎花裙、低頭沉思的小精靈。它處身於一層一層石頭之上,藝術家從不以它的正面示人,這隻小精靈會不會令你想到瑞士Paul Klee 的《Angelus Novus》?而它總是站在危險邊緣,望向遠方;以粉紅色為主調的畫作內,畫面內的物體被打散,再細看這些部分,更像在擴散中的細胞,一種有機體不停地擴張,有些以較粗糙的線條所組成,畫面有時更像是核爆時產生的一團蘑菇雲。

在《無題13》中,更是膨脹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到底藝術家在繪畫的是否生物?是災後的情況?還是要觀眾走入一個抽象的想像空間內?獨特的塗鴉式筆觸,其實表現出藝術家豐富的情緖。武田哲自言這些畫作也受到1980年代紐約的藝術風潮薰陶,尤其是當年的音樂、塗鴉和街頭文化,所以畫面上有種街頭塗鴉的感覺,但這些畫作出奇地細小;行雲流水的表現方式與詩意的畫面恰巧構成了戲劇性的對比,加上大自然的引導,記錄了他對於大自然和生命的想法。

我認為,這些創作其實沒有帶出任何意義,它們就只存在着。但如果有人從我的作品中看到了環保的態度,那就太好了。藝術創作畢竟不是要去做環保活動,很難實際去改變人的想法和做法,但我想,至少需要去嘗試改變。
日本藝術家武田哲
展覽場地除了擺放作品,亦有很多從海邊執回來的廢棄物。
《Revolt》,武田哲的的繪畫作品多以墨水作為媒 介,與其沉重的主題相比,令畫面較為輕巧。

建立人與自然的關係

「每日都會見到不同的垃圾,它們形狀各異,細細觀察後,發現它們有的好像植物一般,在海水沖刷和日曬雨淋下,變得像和海灘融為一體,這讓我反思:其實在大自然生存的一切東西,最終也會與它融為一體。」武田哲的立體作品同樣秉持這種概念。他利用海灘上的廢棄物料創作,它們混合成一個黑色物體,有可能是大海內各種物件擠壓而成的混合物(再經過藝術家修飾,內裏夾雜着紙條、鐵鏽、塑膠,甚至是細小的寄生物),那抹黑色的不規則形狀,像雲朵,像問號,插在石頭或者鐵條上。

因為武田哲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的包容。「我們人類如此放肆地污染它,核洩漏和地震、海嘯這樣的自然災害不同。那些災害人人都能感受到,房屋倒塌、家園被破壞,政府、人民都會高度重視,但核洩漏卻是看不見摸不着的。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在海灘,一切好像什麼也沒有發生過那樣;但還是有很多人因為核輻射而死去,只是政府不說。」這一系列形狀怪異的裝置,更似是核爆後的世界。如果你有看過廣島和長崎在二戰時受原子彈爆炸所帶來的破壞後,滿目瘡痍的境地,這些裝置就像在這些情景裏抽取的一片泥塊。如像是藝術家透露着,人類若再這樣發展,將無法與大自然重新修補關係?記者問。「我認為,這些創作其實沒有帶出任何意義,它們就只存在着。但如果有人從我的作品中看到了環保的態度,那就太好了。藝術創作畢竟不是要去做環保活動,很難實際去改變人的想法和做法,但我想,至少需要去嘗試改變。」

The Sound of Nature

日期:即日至6月11日

地點:Art Experience Gallery

(荃灣海盛路9號有線電視大樓20樓2009室)

美麗而危險 Mandy Barker的垃圾攝影

《PENALTY - Europe》為PENALTY系列的其中一幅,圖中的633個塑膠足球收集自歐洲的23個國家和島嶼。整個系列均以丟棄的塑膠足球為拍攝對象,因Mandy認為足球是一種跨越國界的象徵。

海洋孕育生命,也以無比廣闊的胸懷「包容」着由無數人製造出來的垃圾,任它們在上面漂浮,或沉入自己最深層的底部。英國攝影師Mandy Barker開始她的海洋垃圾攝影,時間上比武田哲撿垃圾來創作略晚,但有着一樣的起源,便是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2012年,Mandy Barker獲得英國皇家攝影學會的資助,與一群科學家從日本航行至夏威夷,考察太平洋海域因海嘯帶來的大量塑膠垃圾。旅程結束後,她用途中獲得的材料創作了《SHOAL》系列,也開啟了其後一系列以海洋垃圾為題材的攝影創作。SHOAL一詞,用作形容大量游動的魚群,也用作形容人或物的數量之巨。

藝術家需要不停用藝術讓人們思考,自己家門口到底在發生什麼事情—這一點非常重要。藝術可作為一種推動行動的催化劑,我相信藝術能改變人,也能超越語言的障礙。
英國攝影師Mandy Barker
《29.24N, 172.05E》,是SHOAL系列的其中一幅作品,圖中的畫板碎片撿拾自日本以東的海面。

Mandy從全世界的海洋和海灘獲得她的創作素材,也包括香港。在2012年的那次考察途中,她從一名同行者口中聽聞香港的塑膠污染也非常嚴重,於是訂下了下一個收集垃圾的目標便是香港。2013年,她獲邀到香港,在公益組織「無塑海洋」(Plastic Free Seas)的論壇上發言,也趁機在香港的海灘收集海洋垃圾,帶回英國拍攝,最後創作出《香港湯:1826》。「1826」這個數字指的,是香港每天進入堆填區的那1826噸塑膠廢料。

她曾想過在撿拾到垃圾的現場拍攝作品,但她知道這種做法缺乏新意,無法吸引觀眾。於是她把垃圾帶回工作室,將它們重新組合成各種足夠震撼的圖案—遠看的時候,甚至看不出是垃圾,反而美麗得讓人無法言喻。她說:「很多人沒有讀到有關海洋污染的文章,或親身接觸到受污染影響的地區。我的目標是製作具有視覺吸引力的圖片,以吸引觀眾的注意,然後以圖片描述當中的事實藉以震撼他們。美麗外表與沉重事實之間的矛盾結合在一起,能讓人們發問和反思。」

《Hong Kong Soup: 1826 - Transform》,相中的人偶玩具撿拾自香港,藉此表達兒童玩具處理不當的問題。Transform一詞,既指玩具本身所具有的變形功能,也是攝影師寄望香港的年輕一代能改變既有習慣。

各種大小與顏色不一的垃圾,在黑色的背景中,猶如宇宙中的星體。對於她的圖片所呈現出的宇宙感,Mandy說是「為了反映塑膠廢料在海中漂浮的樣子」及「為了呈現塑膠廢料是沒有邊界的」。以美感呈現垃圾,從而刺激觀者的情緒反應,是她表達環境問題的一種手法,她並不認為如此會美化污染問題。「藝術家需要不停用藝術讓人們思考,自己家門口到底在發生什麼事情—這一點非常重要。藝術可作為一種推動行動的催化劑,我相信藝術能改變人,也能超越語言的障礙。最理想的是,我的作品能教育人們並使他們改變舊習,在日益惡化的環境問題上能採取積極的行動;如果不能,至少也能促使人們反思,那麼我的目標就達到了。」

Mandy Barker

國際知名攝影師,作品曾於二十多個國家刊出。擅長以嶄新的視覺演繹,展現海洋廢物此日益嚴峻的全球環境議題。曾兩次獲提名參與關注持續性發展議題的攝影獎Prix Pictet,並於2014年獲得Lens Culture獎項,同年亦入圍Critical Mass Top 50。葉偉立
1971年台北出生,11歲移民美國至2002年回台定居;為美國羅得島設計學院攝影藝術碩士,作品於美台兩地廣泛展出。過去十年間,主要以攝影和文字作品,關注自身與城市之個人與社會政治關係,同時也是他對於「客人」及「家」兩課題之關係的記錄實踐,與廣泛研究的延伸。

用創意轉化 由垃圾而生的藝術和詩歌

葉偉立《古董級垃圾研發公司在苗栗》,2011年。
垃圾是用來定義那些失去用途的東西,而藝術,幾乎永遠都是沒有功能性的。
台灣藝術家葉偉立
葉偉立《仙跡第二號》,裏面的凳子已經破得只剩下架子,完全喪失了「坐」的功能。

或許無用的古董級垃圾

台灣藝術家葉偉立利用垃圾來創作的時間,比日本的武田哲和英國的Mandy Barker都要更早一點。

2009年,他和家人從台北搬到妻子老家居住,一個靠近大海又比台北自由的地方。閒來無事,他喜歡到海邊漫步,與前面兩位藝術家相同的是,他撿的第一件垃圾也是在海邊,之後愈撿愈多,終於催生了「古董級垃圾研發公司」計劃。葉偉立不認為藝術真的可以推動環保,雖然它能引起公眾注意,但不是在最有效或最有影響力的方面。

葉偉立說:「人和社會總會創造出無窮無盡的物品,同時又被人和社會遺棄。利用垃圾來創作,在人文藝術上也有很長的歷史,但它卻幾乎沒有使環境變得更乾淨。為了不讓環境被污染,啟發性的思想和行為需要變得再多元化,並將這些無用的材料轉換成可重複使用,而不僅是成為一件藝術品。」對於葉偉立而言,垃圾與藝術有共通之處。「垃圾是用來定義那些失去用途的東西,而藝術,幾乎永遠都是沒有功能性的。」

葉偉立的「古董級垃圾研發公司」,正兒八經地製 作了員工證,卻寫上不正經的職銜,有「國際撤展 人」、「寶藏嚴駐村王八蛋之一」、「寶藏嚴駐村王 八蛋之二」等等。

葉偉立

1971 年台北出生,11 歲移民美國至2002 年回台定居;為美國羅得島設計學院攝影藝術碩士,作品於美台兩地廣泛展出。過去十年間,主要以攝影和文字作品,關注自身與城市之個人與社會政治關係,同時也是他對於「客人」及「家」兩課題之關係的記錄實踐,與廣泛研究的延伸。

從垃圾中感受生活 從生活中創作詩歌

詩歌生活節策展人方太初(右)認為,創意能將 垃圾轉化為有用的東西

「每座城市都有幽暗的地方、微小的處所。 那些角落裏堆放着別人用過的舊物;人們的記憶在這裏留連。」由本地詩歌雜誌《聲韻詩刊》舉辦的「詩歌生活節」,由設計師Stefan Chui 和詩人陳麗娟帶領參加者漫遊城市,撿拾被人遺棄之物,再製作成其他物品,並以漫遊和製作的經驗創作詩歌。

陳麗娟說:「詩都是一種城市觀察,好像相機一樣,去捕捉城市街頭的垃圾,從而了解這個城市的發展。在香港,主要會撿到建築廢料、裝修材料,是因為香港總是不斷拆、建,還有很多快餐的包裝紙,這些都反映了香港人的生活。」詩歌生活節的策展人方太初則認為:「文學不僅是關乎寫作,而是關乎如何去感受生活,再去表達。」街頭的垃圾可作為感受生活的一種物件。「如果可以將垃圾轉化成有用的東西,那種轉化,就是我們的創意。」

(上)詩歌生活節舉辦「詩與手作工作坊」,帶領參加者從街上撿拾垃圾,再製作成其他物品,並從中感受城市與生活,作為創作詩歌的靈感。 (下)參加者製作前先繪出簡單草圖,圖中作品名為《無常》,最終成品由街上撿到的木條、木板和水泥塊製作而成。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