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路線】每年與學生行山百次 愛童行創辦人:信任可減少意外

撰文:李紫銘
出版:更新:

踏入秋冬,是適合行山的季節,一家人行山不單止能訓練小朋友毅力,亦能令小朋友學懂享受接觸大自然所帶來最原始的快樂!作為愛童行學園的創辦人Kinal,每年將近100天都會在山徑和同學「上課」,而學園已邁入第五周年,和小朋友行山經驗豐富的他會和大家分享心得。
攝影:黃舒慧

家長心態:要自己先嘗試才可準確判斷風險

愛童行學園Facebook專頁不時會分享同學行山的照片,當中不乏一些是同學坐在很高的大石上,從高處跳下海等照片,Kinal指很多家長看見也會「覺得驚」,Kinal明白家長的「驚」一方面是擔心小朋友安全,另一方面的「驚」則是幫小朋友「驚」。

Kinal直言家長因為「驚」,便會限制小朋友做各種探索的行為,他認為主因並不是過度保護或低估小朋友能力,更多是認知不足。以他的經驗為例,Kinal會組團和家長行山,過程中會鼓勵家長去體驗平時小朋友會做的事,包括爬石、「捐窿捐罅」等,當家長親自體驗後,便會了解到這些行為並非想像中危險,而令Kinal最自豪的是,5年來的學園課程,同學除了有時會少許擦傷外,沒有發生過任何意外。

Kinal最後補充:「只要家長給予小朋友足夠信任,他們便會對自己的安全產生一種責任感,回饋家長給予的信任。」

+13

小朋友服飾、帶備物件

Kinal指課程舉辦至今,一定是要小朋友穿長褲,而最重要的是鞋,穿著適合尺碼、具坑紋的鞋可以令整體難度下降。

在愛童行的行山課程中,小朋友會用背囊自己攜帶食水、午餐、外套,Kinal不建議家長代為攜帶,皆因一來小朋友自己做到,二來假如有一方落後或領先,小朋友便沒有水或食物,必須等候家長。

路線推介及實戰心得

各區水塘的路線、一般家樂徑、自然教育徑等等都很適合親子行山,有些地質公園也是另一個選擇,例如馬屎洲、橋咀島、萬宜水庫東壩等,除此之外遠一點的一些島嶼,例如東龍島、東平洲、長洲、南丫島等等,家長都可以考慮。

Kinal四歲的女兒亦是愛童行學園的學生

當家長決定好基本路線後,就要盡力完成!家長亦不應抱趕路心態,小朋友需要停就停,時間不夠便馬上調整目的地,但絕不能放棄完成設立的目標。Kinal說以他們的學生為例,年齡最小的4歲小朋友也可以應付到約全長7公里的路線,家長可以作一個參考。而過程當中,難免會遇上小朋友氣餒或感到辛苦的時候,這時不建議家長說「仲差少少就到啦」、「行多十分鐘就到」之類的說話,「如果家長用這種說話去平伏小朋友情緒,達成不到就變成欺騙,因此自己的金句是『行一步近一步』」他說。

最後,Kinal希望家長明白和小朋友一起行山,最重要是享受大自然,不要刻意去滲入教育成分,小朋友的好奇心會引領知識進入腦袋,並令他們在不知不覺間有所成長。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