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怕帶孩子去超市?家長必學優質刺激3大原則 讓孩子耐心探索社區

撰文:王玥晨
出版:更新:

不少家長都試過帶小朋友到超市購物,但遇上小朋友欠缺耐性,或因要求買東西而耍鬧,都會令家長害怕帶小朋友外出購物,甚至不敢帶同小朋友前往相關場所。但其實這樣會令小朋友失去了不少學習機會,因為環境是小朋友的第三個老師,家長只要掌握優質刺激原則,積極創造合適的環境讓孩子放心探索,就可以幫助小朋友耐心探索社區,從而促進小朋友各方面的發展。

對不少家長而言,帶同年幼的小朋友到超市購物是一項別具挑戰性的任務。小朋友不想坐定定,設法想從手推車上爬下、在超市內亂跑、推倒貨架上的商品、要求購買不同零食等的情況,於超市屢見不鮮。如果不如小朋友所願,他們可能會發脾氣,大吵大鬧,以致父母束手無策。家長只要掌握以下3大優質刺激原則,積極為小朋友創造合適的環境,小朋友自然會耐心及享受在外探索,有利其身心發展。

優質刺激原則1:多以孩子角度看事情

小朋友的專注力及耐力有限,家長需要明白長達1至2小時的活動對小朋友而言已是非常具挑戰性。當帶同小朋友外出購物時,逗留於購物場地的時間不宜過長,而購物前後可安排一些小朋友喜歡的活動,如購物前先到餐廳吃午餐、購物後到附近的公園玩玩等,一方面令行程更多元,藉此擴闊孩子的生活經驗,另一方面讓小朋友對行程有所期待,會更能培養其耐性。

優質刺激原則2:家長孩子齊參與

孩子在活動上的參與程度直接影響他的投入度,家長應選擇孩子明白並能參與的活動,避免只讓孩子陪同家長處理事務。對家長而言,於超市購物可能只是例行雜務,只想趕快解決,但對小朋友而言可能是一場新鮮的冒險。不妨於超市購物前,嘗試與小朋友一同商議目的地及活動,並於出發前訂立規則,做好計劃。到達現場後,讓孩子一起參與購物的過程,並盡量用遊戲方式增加小朋友參與的興趣,從中鼓勵小朋友留意眼前的環境。

優質刺激原則3:以提問的方式引導思考

小朋友的溝通能力和控制能力都不及成人,難以輕易與父母達成有效溝通,無法用簡單的幾句說話直接傳達自己的想法和了解到他人的需求,因此大多小朋友都容易失去耐心。加上缺乏自制能力,發脾氣成為孩子表達情緒的常用方式。家長與小朋友溝通時,建議改變命令式的態度,轉以以提問方式引導小朋友思考,嘗試讓小朋友慢慢表達自己的想法及感受,並加以引導小朋友參與及投入活動。

賽馬會童亮計劃教育心理學家鄭韻怡姑娘表示超市的環境有助加強孩子的管理及組織能力,透過觀察貨架,學習分類,並可利用購物清單學習步驟及系統性。而購物過程中更幫助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例如學習物件名稱、詞彙、類別、形容詞等。

如果遇上小朋友於超市內發脾氣,家長應如何處理?鄭姑娘建議參考來自賽馬會童亮計劃幼兒全方位發展家長課程的應對方法:

1. 第一步:事前協定及訂立規則- 家長應該於活動進行前與孩子作出協定及為孩子訂立規則,例如購物前要得到媽媽的應允或要細聲說話等,孩子能夠做到的話就予以適當獎勵,否則會有合宜的後果。
2.第二步:合適活動或任務- 家長可在行程中為孩子安排其合適參與的活動,例如讓孩子協助找出購物清單上的五種物品。
3.第三步:適當後果- 當孩子能夠遵守規則,家長應給予獎勵,例如回家後可玩一次孩子喜歡的小遊戲;相反,如果孩子沒有遵守規則,媽媽應給予合宜的後果,例如孩子當天不能玩玩具車。
4.第四步:事後檢討- 家長和孩子逛完超市後,應與孩子檢討表現,如孩子有遵守規則就充分讚賞,沒有遵守規則就要給予預先協定的後果,然後引導孩子解決問題,並訂下新的目標行為。

了解3大優質刺激原則及專家意見後,家長不妨嘗試實踐,過程中小朋友會不知不覺學習到許多新知識和新技能。

如果你都有深刻經驗可作分享,就不要錯過以下遊戲!立即發表你的創意生活例子及想法,分享「優質刺激」小故事,贏取豐富獎品!

立即參與:https://form.jotform.com/221150318857050

(資料及相片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