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失邦交國 蔡英文兩岸政策轉強硬?專家:戰略定力難敵選戰壓力

撰文:王兆陽
出版:更新:

5月24日,非洲國家布基納法索與台灣斷交。台總統蔡英文發表聲明,指布基納法索以及此前多米尼加與台斷交和大陸建交,「顯示中國的不安與缺乏自信」,她指台灣和美國等國「有更多實質关系的進展」,並稱,「我們不會再忍讓,只會更加堅定決心,繼續走向世界」。
相較以往宣稱對大陸「善意不變」,此次蔡英文措辭可謂激烈。對此,有專家分析指出,面對如此重大的對外關係挫敗,蔡英文已難以繼續宣稱維持對大陸「善意不變」,同時,此時在態度上的強硬,也是出於選舉的考量。蔡英文此前「維持現狀」的政治承諾,最終還是難敵選舉壓力。

2016年蔡英文政府上台之後,兩岸進入冷對抗狀態。(資料圖片)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法律所所長季燁指出,此次蔡英文的聲明較以往更強硬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台灣短時間內連失兩個邦交國,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維持現狀」的兩岸政策破產,如果繼續宣稱「善意不變」,對內難以交代;另一方面,從時間上看,台灣下半年即將進入選舉衝刺階段,這時候趨向強硬,有助於穩固選舉基本盤。

此外,蔡英文在聲明中直接用「中國」替代過去表述中常用的「中國大陸」,稱呼上更顯疏離,而其所展示的姿態和她以往宣示的兩岸政策主張也相去甚遠。對此,季燁稱,蔡英文的「戰略定力」,最終還是難敵選舉壓力。而且,此前稱對岸為「大陸」,更多是在大陸壓力下的策略選擇。此外,蔡英文此前在兩岸關係上宣稱「維持現狀」,首先是對美國的承諾,在美國對華政策趨強硬的背景下,蔡英文政策強硬也容易獲得美國的同情。

台灣外長吳釗燮曾表示,中國大陸不給空間,台灣就從國際找空間。(中央社)

此外,蔡英文在聲明中指,美國等與台灣「理念相近的國家」長期以來與台灣強化實質關係,亦有人猜測是否美國給了某種暗示或承諾?

對此,季燁認為,美國在蔡英文所說的「實質關係」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也表示,大陸不給空間,台灣就從國際找空間。雖然目前尚無美台相互支持的直接證據,然而台灣方面主動揣摩美國政府心態而充當「馬前卒」亦有先例。此次強調台美「理念相近」,應該是一種向美方主動靠攏的政治姿態。

(多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