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機構對投資中國在岸資產市場漸感樂觀

撰文:黃捷
出版:更新:

渣打銀行 2018 年人民幣機構投資者調查顯示,離岸機構投資者對投資中國在岸資產市場的情緒日益樂觀,88%受訪者均表示其機構正在投資中國在岸市場(2017 年:69%),76%並表明會增加對中國的投資(2017 年:69%)。

本年度調查亦顯示,投資中國在岸資產市場的機構投資者已經全面全球化,其中北美洲是反應最正面的地區之一,88%位於北美洲的受訪者均表示其機構正投資於中國在岸市場,87%並打算增加有關投資。此外,新加坡亦十分積極,91%受訪者的機構正投資於中國在岸市場,近乎全部更打算在未來 12 個月增加有關投資。

渣打指,投資中國的離岸機構由以往側重於關注監管問題,變得考慮更多實際進行投資的問題。﹙路透社﹚

投資者關注監管議題

另一邊廂,「監管機構釐清市場規矩和守則」仍是投資者其中一個最關注的議題,45%投資者表示此乃最重要的投資考慮因素之一,而「融資的靈活性」(44%)及「申請及/或開戶的速度和簡易度」(41%)亦是十分重要的投資考慮因素。調查顯示,投資者由以往集中關注監管規則問題,變得考慮更多有關各種投資渠道的實際操作及應用問題。

渣打交易銀行部證券服務全球主管 Margaret Harwood-Jones 表示,今次調查顯示出,環球投資者對中國在岸資產市場的投資情緒前所未有的樂觀,更多機構投資於中國的在岸資產。更重要的是,投資者由以往側重於關注監管問題,變得考慮更多實際進行投資的問題,顯示離岸投資者進入中國在岸市場已經邁進一個新時代,投資者要考慮的已並非「是否」進入中國在岸市場,而是「何時」進行有關投資。

調查又顯示,新的投資渠道(如滬港通、深港通和債券通)簡單、清晰、靈活,是其中一個令投資氣氛變得更加活躍的重要原因。超過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表示,新的投資渠道對他們決定增加配持中國資產具最重要影響性,43%有意未來透過滬港通和深港通投資中國在岸資產,23%投資者就有意參與債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