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儲銀行基礎投資者全是國企 殭屍股受關注

撰文:鄭寶生
出版:更新: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今日招股,國企背景的基礎投資者齊齊「捧場」。﹙路透社﹚

隨着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新上市編號:1658)今日招股,香港的殭屍股問題受到關注。

成交相對市值 處於極低水平

殭屍股是指成交量相對市值處於極低水平的半新股,這些股上市時大量配售給基礎投資者,而基礎投資者有半年禁售期,就算解禁了也不會沽出持股,因此市面上流通的股票其實不多。

因此,香港新股集資額雖然比倫敦、紐約都高,但是半新股上市表現差,無助於吸引投資者興趣。

郵儲銀行也是這種情況,基礎投資者全部都是國企,認購股份超過70%,有半年禁售期。郵儲銀行上市之後,今年超過一半新發行的股份,都是由基礎投資者認購。

中資佔基礎投資者71% 國企為主

《金融時報》引述Dealogic數據分析,中國企業於基礎投資者部份,出資高達71%,兩年前的比例是55%。當中最主要的是國企,都是「親友團」形式認購,以互相支持。

基礎投資者抬價 散戶難以有利價格購買

有銀行界人士警告,大量基礎投資者會抬高股價,而這些投資者承諾必要時會在某個價格買入「抬價」,令其他投資者難以爭取有利的價格。

一名銀行界人士就對《金融時報》抱怨:「中國企業基礎投資者『除了錢以外什麼都沒有。他們不會精明地研究、拿出一個價格,他們不關心這個。』」

兩年前香港金融服務諮詢委員會曾警告,這種做法會扭曲市場定價機制,當時基礎投資者在新股發行總額之中還不到30%。但港交所(0388)去年表示,上市委員會「沒有確鑿證據」顯示這種情況存在,會繼續監測事態發展。

銀行界關注成交量 低價吸引市場買賣

銀行界新股上市時,很關心成交量,因為成交多代表佣金多。有時會故意用較低價格上市,製造掛牌即「暴漲」的現象,吸引市場注意該隻股票,以維持成交量。成交量高,散戶有興趣,投行基礎投資者日後也容易沽貨獲利。

成交額比例低 殭屍復元之路漫長

然而,兩年間投行在基礎投資者的比重,從約三份之一下降至只有11%,剩下的是不會沽貨的國企「親友團」。去年集資超過5億美元(約39億港元)的新股成交額,佔每月自由流動股成交額的4%,大量基礎投資者的股份成交額更低,而紐約市場的比例約在13%。

理論上,股市向上投資者沽貨,殭屍股會慢慢復元,但像郵儲銀行這種大隻新股,要基礎投資者沽出足夠股票,過程會非常漫長,亦可能令市場波動。因此,市場有呼聲要求改革禁售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