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正宇﹕多管齊下推動私募基金產業 ETF通可鞏固香港橋樑角色

撰文:張偉倫
出版:更新:

7月1日為香港回歸25周年,財政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於網誌內指出,回想兩年多前初到政府總部上班時的社會環境,至今剛好約800天。當時香港正受着第二波2019冠狀病毒疫情影響,絕大部份市民都努力配合例如關閉表列處所及「限聚令」等抗疫措施。當全球均受到自然界病毒威脅的時候,香港持續遭受人為的黑暴蹂躪,暴徒堵路、縱火、襲擊警員、破壞公共設施、滋擾奉公守法的市民;警務人員更發現爆炸裝置,顯現出恐怖主義的苗頭。暴疫夾擊,令人想起猶有餘悸。

他指出隨著《港區國安法》在2020年年中頒布實施,本港終於從整整一年多的政治爭拗和對抗中恢復安穩,掀開由亂轉治的新篇章。曾經有輿論抺黑《港區國安法》會影響香港的營商環境,甚至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一直戳力向業界解說國安法的範疇和實際執行情況,讓他們了解只要有「安」和「穩」才有利於經濟活動。他也透過外國傳媒指出,實施國安法只會令香港在「一國兩制」下重回正軌,展現更強韌性。

過去一年吸引逾500個基金註冊

許正宇表示,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確立香港在國家整體發展的功能和定位,當中不少內容是關於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各相關範疇在這2年多來也有顯著進展,其中在國際資產管理及風險管理中心方面,指出這幾年來多管齊下推動私募基金產業,包括引入為私募基金設立的有限合夥基金制度。制度廣受業界歡迎,設立1年多以來已有超過500個基金註冊。政府亦設立了外地基金遷冊來港機制的法律框架,吸引基金進駐香港營運;並為基金業提供更有利的稅務環境,大大激活了本地私募基金生態圈。

至於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方面,他指出立法會最近通過修例,把中央人民政府、中國人民銀行及3家政策性銀行納入「獲豁免當局」名單,便利強積金投資其發行的債券,為強積金計劃成員提供更多元的投資選項,把握內地債券市場發展帶來的機遇。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和香港證監會在5月27日宣布原則同意將符合條件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納入互聯互通。兩監管機構剛於昨日發表聯合公告,宣布ETF通正式啟動,有關交易將於7月4日開始。ETF通進一步深化兩地資本市場融合,為境內外投資者提供更多元化的資產配置選擇,同時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與內地資金進出的橋樑角色。

ETF通於下周一啟動

在談及拓展金融新領域 - 綠色和可持續金融、金融科技及香港增長組合時,許正宇表示去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在香港發行合共50億元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當中包括綠色債券。這是首次有地方人民政府債券在香港發行,足見香港作為發行包括綠色債券等人民幣債券平台的優勢。

在政府綠色債券計劃下,特區政府自2019年5月已成功發行合共接近100億美元等值的政府綠色債券,多次錄得超額認購。當中,政府於今年5月發行了首批總額達200億港元的綠色零售債券,是全球至今發行額最大的綠色零售債券,除了為市民提供回報穩定的綠色投資選擇,亦擴大香港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產品種類,進一步豐富本地零售債券市場。

他又指出政府於2020年2月從「未來基金」撥出款項設立「香港增長組合」,作策略性投資於「與香港有關連」的項目,讓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鞏固香港作為金融、貿易和創科中心的地位,提升香港的生產力和競爭力,更可爭取合理的風險調整回報。至今已任命8名普通合夥人。獲委任的機構均在投資「與香港有關連」項目擁有豐富經驗,涉及的行業範疇廣泛。2022至23年度的《財政預算案》為「香港增長組合」增資100億元,當中50億元用作成立聚焦大灣區投資機會的「大灣區投資基金」。該基金將聚焦大灣區可惠及香港的項目,包括以香港為基地的公司及在大灣區投資的公司所推行的項目,促進香港的產業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