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2018】矚目電影《誰先愛上他的》 平權大愛在於體諒尊重

撰文:李偉民
出版:更新:

撰文:李偉民

人各有志。

有些人喜歡週末休息,我喜歡利用週末去看世界。一張機票,兩晚酒店,立刻飛去國內和亞洲城市,感受異地的生活,坐在路邊,一杯咖啡,旁觀世態,是生命最高享受。獨愛台北,不大不小,有着豐富的文化和藝術生活,他們開放自由,什麼的內容都接受,對於電影迷,台北更是天堂:各地的電影都在上映;香港電影院租金昂貴,不賣座的電影,活不下去。在台北,「真善美」、「光點」、「誠品」、「長春」……眾多播映藝術電影的地方,看到不亦樂乎。

邱澤(《誰先愛上他的》劇照)

上星期去了台北,朋友們說:「有一部本土電影,叫好又叫座,叫《誰先愛上他的》,八項金馬獎提名,精采極了!」我問:「比去年的《大佛普拉斯》更精采?」答:「兩部電影異曲同工,小成本、新導演、小品風格,『爆冷』地做出驚人的成績。《大佛普拉斯》通過兩個『低端』人物,揭發一宗殺人命案,讓人們關注貧富懸殊的哀曲;《誰先愛上他的》則通過一個小孩子,在爸爸死後,發掘出他不可告人的秘密,讓人們了解同性平權!」於是,抽時間,看了電影,它是「黑色」的悲情喜劇(有些香港的社會電影,壞在過分嚴肅,創作人缺乏幽默感,演員常常哭、常常怨),而《誰先愛上他的》這部清新小品,既好笑、又感人、挑動心弦,為「包容尊重」這四個字的價值觀,添加公正角度、正面能量。雖然導演徐譽庭(她是很有經驗的電視編劇)和許智彥(他是年青MV導演,害羞、努力、不浮誇)都是「素人」一族,有點像姐弟拍檔,電影技巧未完全至善,但是,整體成績出色,結果在2018年第五十五屆金馬獎獲得最佳女主角、最佳電影原創歌曲和最佳剪輯這三個獎項。

奪得金馬獎影后殊榮的謝盈萱(《誰先愛上他的》劇照)

故事細緻有趣:十四歲阿希(黃聖球飾演)的爸爸是大學教援(陳如山飾演),他肝癌死去,媽媽劉三蓮(謝盈萱飾演)是辦公室OL,悲傷之際,突然氣沖沖的和阿希說:「你爸爸在外面有一個『小三』,他是男的,這個男人比起你和我都重要,他愛這個『小王』(電影幽默地開玩笑,因為這個「小三」是男的,身體多了一樣垂直的東西,所以叫「小王」) ,比起愛你和我,都要深得多,而且,他還把唯一的遺產,即保險賠償金,送了給這個男人!」於是,媽媽帶着兒子,殺氣騰騰地找這個「小三」算賬。「小三」叫阿傑(邱澤飾演,在十多年前,在台北的某間健身房,他只是一個員工,但是努力的他,終於修成正果),中年大叔,窮得要命,穿着睡衣到處跑的劇場演員。他的家裏破爛得發臭,欠下巨債,他到底憑什麼,竟然奪取到一個「直男」教授的「芳心」?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他和教授之間,又有什麼秘密?他到底願不願意把保險金交出來,讓給這兩個孤兒寡婦?總之,故事橋段精采創新,演員的魅力澎湃洶湧,觀眾進了場,洗手間也不想去,只會「一直追、一直追」,事情的真相是什麼?而邱澤和謝盈萱的演技大鬥法,成功地把觀眾迷住,他們不是「演」,是溶掉進入角色。可以先送一個「劇透」,在這場保險金爭奪戰的最後,獲得勝利的,竟然是路邊攤的兩塊「炸雞扒」,為什麼?

觀眾今天看本土電影,心知肚明製作費不能跟荷里活電影比較,那麼,為什麼還要花同一樣的票價,走入戲院,去看一部「低成本」的本土電影。因此,電影的細緻和魅力這兩個誘因,實在非常關鍵。觀眾入場,是希望在漆黑一片中,能夠專心地和其他觀眾同在,欣賞一部好電影,一起笑,一起哭。可是,在香港,觀眾往往被騙了入場,對着一部粗製濫造、無精打采的電影,你說觀眾為何在受騙後,還會再受騙,去看本土電影呢?有時候,真的是「愈窮愈見鬼」,電影不賣座,於是電影人急於補救,常常「加這」、「加那」作為電影的商業賣點。但是,今天的觀眾都眉精眼企,你以為「加些什麼驚險、槍火、暴力、恐怖」等雕蟲小技,便可以把觀眾的心留住?結果,粥不成粥,飯不成飯,觀眾變成「阿崩叫狗,愈叫愈走」。反而,一部真誠投入的港產片如《逆流大叔》,講中年大叔被迫參加龍舟比賽的勵志片,它的製作比「普通」還要普通,觀眾卻用一千多萬票房去支持,因此,如果香港影壇新力量,能夠拍出《大佛普拉斯》、《誰先愛上他的》這般優質的電影,香港電影就再顯光芒。

香港也能拍出《逆流大叔》這樣的貼地好戲(《逆流大叔》劇照)

好的電影,必須細緻和用心:《誰先愛上他的》的對白,如寶石一樣,看得出是經過刻意打磨,準確地牽動觀眾的情緒,每句話,都充滿人性,不像一些「爛電影」,對白只是用來介紹劇情。電影中,邱澤的角色,是不輕易流露真感情的人,他拿着小籠包去探望快要死去的愛人,教授感動地謝謝他,他卻說:「不是為了你,是自私的為了我自己,因為想要把你留在身邊!」

《誰先愛上他的》還精心設計角色的關係,邱澤這個「男小三」,後來變了阿希的「後母」,也成為他的「知己」,可是,這知己卻是媽媽的最大「敵人」,更麻煩的是「男小三」賣花的母親,誤會阿希的媽媽為兒子的「情人」。劇情活潑,苦中作樂,平凡中帶出電影的不平凡,最不平凡的是電影充滿着「愛」:最初,所有角色都是充滿負面的態度和情緒,如果互相廝殺,人物都可以死光光,但是,通過愛、通過了解、通過了解後的體諒和包容,甚至「愛你的敵人」,最後,電影所呈現的是一個溫馨感人的「大愛故事」。

電影呈現的是一個大愛故事(《誰先愛上他的》宣傳海報)

在世界各地,「同性結合」以至「同性婚姻」,每一個人,不管男女,都有權擁有合法伴侶,別的國家也不是隨隨便便地立法,是經過多年來激烈的辯論和引證,得出來的社會立場。在亞洲,台灣和泰國正通過同性平權的法例,他們的老百姓,對於同性平權,都有進步的觀點,而我們的香港,想當國際大都會,可是,許多市民,依然停留在街坊父老、鄉紳保長的意識形態,把同性平權打為仇敵異類,缺乏包容、體諒、尊重,一談平權問題,往往陷入「泥漿摔角」的局面。是故,在偏見的我城,就算爭取一條禁止「性傾向歧視」的合理條例,甚至在香港終審法院裁判了跨性別人士可以結婚,政府也遲遲未立法,於是一切變得如《誰先愛上他的》的主題曲一樣,平權只能視為在夢中追尋的《峇里島》……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